搞钱的最高境界,就是玩儿

零度锐见世界 2025-03-04 03:31:49

​那些赚大钱的人,

说到底,

都是把赚钱当成了高级游戏,

玩得风生水起。

那天刷到个短视频挺有意思:十八岁女孩瘫在沙发上啃炸鸡,脚下趴着只拆掉半面墙的哈士奇。

当弹幕都在惊叹“这届年轻人废了”时,她突然冲着镜头咧嘴一笑:“上个月光拍这货拆家,净赚五万。”

炸鸡碎屑掉在狗脑袋上的瞬间,评论区炸出满屏酸涩弹幕——这年头狗都比人挣得多?

这荒诞场景让我想起字节跳动早期会议室里那个著名的段子:张一鸣指着满墙代码问新员工:“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

在众人面面相觑时,他微微一笑:“这不就是会下金蛋的俄罗斯方块嘛?”

十年后,这个“游戏玩家”把APP工厂玩成了估值3000亿美金的超级印钞机。

当你对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觉得它超好玩的时候,根本不用逼自己去“坚持”,反而会玩得特别爽,不知不觉还把钱给赚了。

壹·【反常识生存法则:所有“坚持”都是慢性毒药】

去年参加某顶级创投峰会,遇到个颠覆认知的现象:那些开口闭口“all in”“死磕”的创始人,70%正在生死线挣扎;

反倒是把公司当游乐场折腾的,个个活得风生水起。

游戏主播老K就是个典型案例。

每天直播八小时不带歇,粉丝都劝他注意身体,这位年入千万的“网瘾少年”却说:“你们见过需要坚持呼吸的人吗?”

他最新的骚操作是开发了“观众操控主播”模式——粉丝打赏就能让他在游戏里随机触发社死场面,结果当月流水暴涨300%。

这印证了脑神经学家Gregory Berns的研究:当多巴胺分泌突破临界值,人脑会进入“成瘾性创造”状态。

就像TikTok算法工程师不会觉得写代码痛苦,他们只是在玩一场改变人类注意力的积木游戏。

当你用玩游戏的那种心态去搞钱,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些赚大钱的人,说到底,都是把赚钱当成了高级游戏,玩得风生水起。

贰·【商业魔法的本质:给钢镚穿上糖衣】

上海静安寺有家健身房藏着个商业鬼才。

当同行在卷器械配置时,这位私教却把动感单车改造成“钞票粉碎机”——会员每踩出200大卡,机器就会喷出漫天飞舞的钞图案。

现在他的会员续卡率是行业均值的三倍,最绝的是他说:“这不就是小时候游戏厅的推币机么?”

看见了么?把痛苦的事情裹上糖衣,钱自然跟着来。

这种“游戏化改造”正在颠覆传统商业逻辑:

· 杭州90后把垃圾分类玩成真人版“黄金矿工””,积分能兑演唱会门票;

· 北京程序员开发“摸鱼大作战”APP,用户边带薪拉屎边赚虚拟币;

· 深圳跨境卖家把选品会改成剧本杀,爆款率提升47%……

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坚毅》中捅破窗户纸:广场舞大妈能风雨无阻跳十年,不是因为有毅力,而是她们创造了"社交货币+时尚秀场+健康管理"的三重游戏体验。

叁·【心流陷阱:越算计越贫穷的财富悖论】

有个心理学现象叫“心流陷阱”。

当人完全沉浸在喜欢的事情里,根本顾不上算计得失。

就像那个抱着娃弹钢琴火遍全网的母亲,她说以前精心准备没人看,后来干脆边哄孩子边弹,结果观众就爱看这手忙脚乱的真实。

现在广告商排着队找她,要求就一条,“千万别摆拍”。

这暗合“心流理论之父”米哈里教授的发现:人在纯粹愉悦状态下的创造效能,是功利心态的17倍。

就像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团队从不加班,他们只是在玩一场“教AI认识世界”的养成游戏。

肆·【通关秘籍:把自己活成真人NPC】

认识个把丧葬服务玩出花的95后。

别人卖墓地阴森恐怖,他开发“人生重启模拟器”——客户能给自己设计炫酷墓碑,还能在VR葬礼上看到不同选择的人生结局。

现在找他预订服务要排到2026年,他说这灵感来自《塞尔达传说》的呀哈哈森林。

这让我想起任天堂的祖训:“伟大的游戏设计师首先必须是沉迷游戏的傻瓜。”

当薇娅们还在直播间嘶吼“最后一组库存”时,有个叫老罗的“行业冥灯”已经把带货玩成了单口喜剧专场。最讽刺的是,那些捧着商业计划书苦大仇深的创业者,往往陷入“越努力越心酸”的怪圈。

反倒是把危机当副本刷的玩家们,总能在至暗时刻爆出极品装备:

· 新东方老师转型带货时,把卖大米变成诗词大会;· 雷军造车时说“这就是我四十岁的玩具”;· 曹德旺谈百亿捐款:“钱对我来说就是游戏积分”……

但凡你觉得自己搞钱是在“坚持”,那你一定赚不到大钱。

朋友的表弟是搞装修的,去年突然开窍。

别人设计儿童房都是粉蓝公主风,他给客户整了个“室逃脱主题屋”。

现在找他装修得排队三个月,最绝的是他说:“这不跟我小时候搭积木一样的吗?”

你看,把专业活干成童年游戏,钞票追着人跑。当然,我说这么多,不是说躺着就能来钱,重点是把赚钱这件小事“去神圣化”。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真相:钱这东西最势利眼。你追着它跑,你玩它倒追着来。

就像小时候打魂斗罗,越是紧张越容易挂,哼着小调乱按反而通关。

下次被KPI逼到墙角时,不妨试试我的邪典疗法:对着镜子邪魅一笑,“爷今天就是来玩死这个破指标的”,然后像马里奥顶金币那样,把每个客户都当成隐藏彩蛋来敲。

毕竟在这个魔幻纪元,最赚钱的从来都不是商战剧里的霸道总裁,而是那个把世界当成游乐场的红帽子水管工。

0 阅读:5

零度锐见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