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最近一系列的动作,就是在强硬与犹豫之间反复纠结,特别是在中国展开全面反击后,这一表现更是十分明显。
比如特朗普政府团队里的防长赫格塞思,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就喊话称,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爆发冲突,因为结果是可怕的,希望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不会升级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冲突。
赫格塞思的这一番表态,实际上也代表了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因为特朗普在关税暂停后,又表示不需要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了,已经没有必要了。美国福克斯新闻记者查尔斯则认为,特朗普在该问题上已经做出了妥协。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另外,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近日于社交媒体上公开发文,怒斥美国的鹰派政治人物,称美国不能与中国开战。
美国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相继在中美问题上发声,这足以说明美国政府在涉华态度上出现变化。
这种态度的变化,主要有2个方面原因: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并不希望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上升为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甚至是冲突。另一方面,特朗普并不希望在贸易上和中国完全断联,他只是希望以此极限施压,让中国接受更加有利于美国的世界贸易规则。
但在中国的全面反击下,特朗普的手段并没有奏效。这迫使特朗普不敢继续加码极限施压。

特朗普
另外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日,美国总统和五角大楼都证实,美国政府正酝酿新的国防预算支出,特朗普和赫格塞思两人前后脚表示要将美国军费提升至1万亿美元,以此重构美军,让美军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军事力量。
仅仅1天后,美国政府的态度似乎又缩了回去。这说明特朗普政府在军事施压上是一种纠结态度,想动用军事手段施压,但最终权衡之下,放弃了在军事上的强硬举措。
令美国纠结的是,特朗普在其他手段上,最起码通过贸易这些软手段已经无法撼动中国,所以又想要通过硬手段来迫使中国就范,而硬手段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军事手段。可问题在于,美国即便是将军费加到1万亿美元,美国也难以在军事上迫使中国妥协。

美国海军
陆军方面我们就不多说了。毕竟美军一直以来也不是以陆军闻名世界。
海军方面,美国主力驱逐舰有点难产,新一代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造价太高,且作战性能上不适合新时代需求,而下一代海军主力舰艇虽在建造,但难点多不说,技术上还出现了服役即落后。
空军方面,F-35隐身战机生产难产,即便是服役也难以与中国的五代机正面抗衡。而在六代机的研发上,中国已经同时试飞2款六代机,而特朗普的应对策略,只是推出了还在PPT状态的F-47六代机计划。虽然特朗普找补说六代机已经出现几年,但至今外界都没看到所谓六代机的真容。

这些都说明,美国海空军,如今在技术上已经对中国难以构成优势,甚至部分领域还处于劣势,唯一能称道的就只有在航母和核潜艇上,无论是技术还是数量都保持领先。
软的没用,来硬的话,美国更没有和中国爆发冲突还能取胜的能力。所以这也是特朗普政府纠结的地方。
最后,按照特朗普总是前后不一的搞法,只会让美国的盟友越来越怀疑美国政府的真实立场,美国的国家信用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被消耗。都不敢想象,在特朗普执政四年后的美国,究竟会变成什么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