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一个财神后,滚滚铜臭翻涌而来,财富真的使人变得低俗

文玩与收藏 2025-04-27 00:42:21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财富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走进任何一座庙宇,财神殿前总是人头攒动,香火缭绕,而其他殿堂则显得冷清许多。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代人最真实的心理诉求——对财富的渴望从未如此赤裸而直白。

我用和田碧玉雕刻一件财神,巨浪般翻滚的世俗气息扑面而来,到底是财富使人变得低俗,还是人性本是如此。

不重要,生存所需,就要刻画一些大家钟爱的题材,请了它再也不用长途跋涉去与大众人抢夺资源。

温润的玉质与世俗的题材形成奇妙的反差,碧玉特有的清雅色泽与财富的世俗气息相互碰撞,却意外地和谐统一。

这件作品选用上乘和田碧玉,油性出色,脂粉浓郁,糯性饱满,局部虽有结构但不掩整体气质。

玉雕师以精湛技艺将财神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衣袂飘飘间仿佛能听见铜钱叮当作响。这种艺术创作既是对现实的映照,也是对时代的注解。

财富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如同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遵循规则与天道的前提下追求财富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

问题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获取财富的方式与对待财富的态度。

那些为富不仁者,往往不是因为拥有财富而变得粗俗,而是其本性在财富的放大镜下暴露无遗。

他们用奢侈品堆砌身份,用挥霍彰显地位,这种虚荣恰恰暴露了内心的贫瘠。

玉之为物,性属阴凉,触之手感温润却带着丝丝凉意,恰似提醒人们面对财富时应保持冷静思考。

和田碧玉特有的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财富应当如春种秋收般循环往复。真正的财富智慧不在于聚敛,而在于流转;不在于独占,而在于分享。

古人以玉比德,正是因为玉的温润内敛恰似君子之道——含而不露,华而不炫。玉雕财神的创作,某种程度上是艺术家对这种现象的思考与回应。

通过将传统玉雕工艺与当代社会心理相结合,这件作品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承载着文化反思。

玉的永恒与财富的流动形成对照,提醒观者:追求财富固然重要,但如何让财富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而非腐蚀灵魂的毒药,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香火渐渐散去,当铜臭慢慢淡去,留在人们心中的,应该是那份如玉般澄明的财富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享之有节。

如此,财富才能真正成为生命的助力,而非负累。这尊和田碧玉财神像,或许正是通往这种境界的一个媒介,一个提醒,一个开始。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