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冬日的清晨,薄雾笼罩着街道,66岁的李奶奶裹紧外套,推开诊所的木门。她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带着几分倦意。医生抬起头,关切地问:“最近又不舒服了?”李奶奶点点头,叹了口气:“老毛病又犯了,这几天老是腰酸,腿也没劲,尿也不太对劲,也不知道是天冷的缘故,还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医生皱了皱眉,低头翻看她的病历:“这个季节,像您这样来看肾病问题的人还真不少。天凉了,血压容易波动,肾脏本来就脆弱,再加上一些习惯不注意,问题就会加重。”
李奶奶听了,不禁问:“医生,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老了就一定会得这个病?”医生放下笔,认真地说:“不一定,但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尤其是到了您这个年纪,风险确实会增加。”听到这话,李奶奶眉头紧锁,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没有多问。

冬季,是肾病患者最容易“中招”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不仅让人手脚冰凉,也会让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肾脏的负担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情况。很多人都以为肾病是年轻人才需要担心的问题,但实际上,70岁以上的老人中,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而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惯。
### 不良饮水习惯:隐形杀手
张叔叔今年72岁,邻居们都说他是个“老顽童”,平日里精神头十足。但最近,他总是觉得口干舌燥,腰部隐隐作痛,还以为是感冒了。直到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医生问起他的日常习惯时,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平时不爱喝水,觉得老跑厕所麻烦,就尽量少喝,渴得不行才喝几口。”
很多人和张叔叔一样,怕麻烦而减少饮水量,却不知道这样会让肾脏不堪重负。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器”,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而水是这个过程的“载体”。如果长期饮水不足,尿液浓度升高,就容易导致肾脏负担增加,甚至引发肾结石或者尿路感染。

医生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一定要保证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担心夜间频繁上厕所,可以把大部分饮水安排在白天,晚上适当减少,但绝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减少饮水量。这一习惯看似不起眼,却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 吃太咸:肾脏的“大敌”冬天,家家户户喜欢腌点咸菜、酱肉,方便搭配热气腾腾的白粥。但过量的盐分摄入,正是肾脏健康的“杀手”。王阿姨今年68岁,平时最爱吃咸菜,就连菜汤都要喝得一滴不剩。前阵子,她总是觉得脚踝浮肿,去医院检查,发现肾功能已经出现了轻度损伤。
医生告诉她,肾脏负责调节体内的钠离子平衡,吃盐多会让肾脏的工作量加倍,长期下来,肾脏的“过滤系统”就会受到损害。而且,盐分过多还会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是引发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5克。可以用天然的香料,比如葱姜蒜或柠檬汁来代替部分盐分,既健康,又能让食物更有滋味。
### 冬季“憋尿”:不容忽视的小细节刘爷爷是个退休后爱热闹的人,平时喜欢和老朋友们聚在一起下棋。冬天冷了,他宁愿忍着不去厕所,也不愿意打断下棋的兴致。前几天,他突然发起高烧,腰部剧烈疼痛,被家人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很多人以为憋尿只是小事,但实际上,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里,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而尿路感染一旦蔓延到肾脏,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炎症,甚至造成肾脏不可逆的损伤。
医生提醒,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更要注意及时排尿,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便利而忽视了身体的信号。

陈奶奶是一位特别爱干净的人,平时稍微有点头疼脑热,就会自己买药吃。最近,她因为腰疼吃了一些止痛药,没想到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恶心、乏力,甚至排尿量也减少了。家人赶紧带她去医院,一查发现,长期服用止痛药已经导致她的肾脏受损。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肝脏和肾脏的解毒代谢能力减弱。如果不遵医嘱随意用药,特别是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感冒药和滋补中药,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医生建议,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该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切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或者混合服用。
### 冬季保肾的实用建议“那我们该怎么保护肾脏呢?”李奶奶听完医生的解释后,忍不住问道。医生笑了笑,给出了几条建议:

1. **注意保暖**:冬季寒冷,肾脏最怕受凉。老年人出门时一定要穿好厚实的衣物,尤其是腰部,可以适当增加一条护腰带。
2. **适量运动**:冬天虽然寒冷,但也不能整天窝在家里不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负担,比如散步、太极等都很适合老年人。
3. **健康饮食**:除了控制盐分摄入,还要注意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均衡营养。
4. **定期体检**: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很多人等到出现浮肿、尿量异常时,病情已经不轻了。定期做肾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

冬季虽寒,却也是养生的好时节。只要改掉那些伤害肾脏的坏习惯,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肾脏健康就有保障。
生命的长度虽然无法完全掌控,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生活方式,赋予它更多的宽度和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