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市洪塘坑水库上游,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尽头,层峦叠嶂之间,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卖铺。它是村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补给站”,更是村民心中的“连心桥”。小卖铺的经营者胡天龙,曾是一名扎根基层的村干部,如今也是乡亲们口中“热心人”。
情系留守,深山小店连万家
面对产业迁移,年轻人陆续搬离这个偏远山村,留守老人和孩子购物困难,胡天龙深感责任。2024年初,他毅然在山坳里开起了村里唯一的小卖铺。从柴米油盐到文具药品,货架上的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他的用心。为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他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以前买东西不方便,孩子们不愿常住,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小店!”一位村民感慨道。因为小卖铺,越来越多人愿意返乡探亲,这里也俨然成为一方“驿站”,串起了乡愁与温情。
图为胡天龙(左)帮老年客户送货上门 陈佳 摄
服务上门,便民服务显温度
在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过程中,胡天龙深切体会到了“最多跑一次”政策为山区群众带来的便利。永康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收到办证申请后,驱车数十公里,帮忙上门办理手续、指导经营,将“服务窗口”搬到了田间地头。
这种务实暖心的工作作风与胡天龙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如今,小卖铺的招牌在青山绿水中格外醒目,胡天龙也践行着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初心,他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村里一段生动注脚。
图为永康市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上门为胡天龙(右)开展经营指导 陈佳 摄
善行不息,公益星火照山村
作为村中的党员,胡天龙参与了“五水”共治工作,他以“脚踩泥土、心系群众”的作风,经常挨家挨户走访,向不识字的老人们耐心解释政策,化解老人心中疑虑。村里的溪水变干净了,清澈的山泉水汇入了洪塘坑水库,水源地得到保护,下游的千万家庭缓解了用水难题。
此外,企媒创氪了解到,胡天龙的善举远不止于此,他还组织村民开展环保宣传、道路修缮等集体行动,小卖铺也成了他反哺村庄建设的媒介。每逢节假日,他还会为孤寡老人送上粮油米面;遇上救急助困活动,他也踊跃参与公益捐款。诚如他所言:“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
图为在胡天龙带领下经过治理的清澈小溪 陈佳 摄
不论是村干部还是经营小店,胡天龙始终保持着服务民众的初衷。他宛如一束跳动的火焰,照亮并温暖着深山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以“一店多能、生态惠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的理念赋予了生动的诠释。这份深植于乡土的情感,无疑是推动乡村振兴最感人至深的底蕴。(曹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