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洪门出山,赖清德要开始害怕了,总舵主对台独发出江湖追杀令

夏有南风 2025-04-01 04:33:48

3月13日,赖清德在国安高层会议上又发表了台独言论,对于赖清德这种顽固嚣张的人,自然有人站出来对付他,这一次出现的便是洪门。

洪门直接发声明,强烈谴责赖清德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行为,还宣布成立“除奸队”,扬言要坚决消灭台独分子,铲除汉奸。

从这强硬的表态可以看出,他们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非常坚定。

其实这已经不是洪门第一次出来表态了,早在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在台湾发表言论让两岸关系更加紧张。

当时洪门促进会就放出狠话,说要成立“除奸队”,目标直指台独分子,还强调要“坚决消灭汉奸”。

消息一出来,赖清德办公室立马加强了安保措施,据台媒爆料,他的出行车队从原来的3辆增加到了7辆。

而发出这份声明的“主角”——洪门,也因为这份“江湖追杀令”再次引起了公众关注。

这个被金庸写进小说、还被美国FBI称为“全球最大华人组织”的神秘团体,到底有什么底气敢跟台当局正面硬刚?

其实洪门的历史上就有不少“硬核”操作,比如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洪门曾对李登辉发出追杀令。

根据美国中情局解密文件显示,洪门通过地下钱庄悬赏100万美元,雇佣东南亚的雇佣兵,成功迫使李登辉取消了访美行程。

更让人震惊的是,2000年陈水扁就职前夕,他的官邸竟然收到了一份装着子弹的“黑帖”,这张帖子是洪门送的,上面写着“叛国者死”四个血字,直接威胁陈水扁。

而洪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个动荡的年代。

当时许多成员是失去地位的士兵、农民,还有一些读书人,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要推翻清朝,恢复明朝的辉煌。

他们经常在乡下秘密聚会,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互相传递消息,用各种暗号和标记来保持联系。

不过因为清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管控非常严,洪门多次起义都因为消息走漏或者实力不够而失败,每次失败,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人被抓或被杀。

到了十九世纪,清朝的统治开始松动,腐败和无能让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全国各地的反抗势力开始冒头,洪门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发展壮大。

1851年,洪大全加入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洪秀全一起闹革命,目标就是推翻清朝。

到了1905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了洪门的分支“致公堂”,还被封了个“洪棍”的称号,这个职位相当于大帅,负责全局指挥。

当时美洲的洪门还给辛亥革命捐了20多万美元,按现在的价值算得有好几千万,硬是帮着孙中山把清朝给搞垮了。

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时候,上海洪门“恒社”的老大杜月笙也没闲着,他召集了200个洪门兄弟,组成了一支敢死队。

每人手里拿着短斧和自制炸药,趁着夜色摸进了日军的虹口军火库。

根据当时《申报》的报道,这次行动炸毁了日军12辆坦克和3座弹药库,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200个敢死队员几乎全军覆没,127人再也没能回来。

洪门能让赖清德吓成这样,可不是光靠历史名声,真正让人忌惮的是它现在的实力,先说组织规模,美国FBI早就给它贴了个标签——“全球最大华人组织”。

在北美,洪门的分支“致公堂”掌控着唐人街60%的餐饮和物流生意,从街边的小炒店到货运仓库,几乎都得看它的脸色行事。

虽然洪门是个民间组织,但它的成员遍布全球,包括不少身家丰厚的大商人、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还有各行各业的精英。

在港澳地区,洪门的“三合会”势力也非常强大,涉足地产和金融领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连黑白两道都得给几分面子。

而在缅甸果敢的洪门分支,那更是直接有私人武装,手里有枪杆子,谁敢不服?

再说经济实力,国际刑警组织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里估算,洪门关联企业的年资金流动高达380亿美元,一个民间组织能有这么大的资金规模,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洪门成员大约有1000万人,主要分布在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现在的洪门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组织,而是由各种分支机构和地方堂口组成的庞大网络。

在纽约唐人街,洪门致公总堂的牌匾高挂,威风凛凛,在旧金山,洪门的“三合会馆”是华埠的地标,在台北,洪门的各大堂口遍布全城,而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洪门会馆更是当地华人社区的核心存在。

甚至在欧洲,洪门也有自己的据点,他们的网络几乎覆盖了全球,只要有华人足迹的地方,基本都能找到洪门的影子。

根据台湾2022年的一份报道,台湾地区大约有30万洪门成员,其中绝大多数都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和平统一。

因此洪门的“除奸队”计划可不是随便说说,他们有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组织架构。

洪门还表示,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台独”分子的犯罪证据,把这些人的丑恶行径曝光给国际社会。

同时,他们还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对“台独”分子进行经济制裁和舆论打击,逼着这些人为自己的分裂行为付出代价。

信息来源:

0 阅读:0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