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凌晨三点钟的比赛。
勒布朗出乎意料的提前复出,但湖人却输了球。
球星复出输球,这没什么奇怪的,因为球星需要找状态,球队其他球员也需要与他重新磨合——不过湖人今天输球,主因还真不是勒布朗。
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本场比赛湖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会输球。
两方攻防策略首先,我们需要赞扬公牛队本场比赛的防守。
在交易截止日后,媒体一直在吹嘘湖人的防守,但殊不知,最近15场比赛,湖人队的防守效率已经掉到第六,而在这段时期防守高居联盟第二位的——正是芝加哥公牛。
最近的6场比赛他们也因此取得了5胜1负,是最近状态最火热的球队之一。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湖人旧将:帕特里克-贝弗利。
本赛季的大部分时间贝弗利都是在湖人度过,相信湖人球迷也对他的能力很了解了——作为后卫上乘的领防能力、锋线以下天花板级别的协防能力和协防意识、在1、2号位中算得上出色的换防弹性、是能够指挥队友的防守端场上教练、强大的精神属性,善于鼓舞队友以及搞对面心态。
相比于年轻的多孙穆,贝弗利不仅带来了更多经验,在攻防两端都算得上是一次全面升级,而更关键的是,他和亚历克斯-卡鲁索都以协防和篮球智商著称,这对二人组金风玉露一相逢,立刻就改善了公牛队的整体防守环境。
来看看今天他们对湖人的防守:
这是湖人队的本场第一攻——从这次进攻中,我们能看到为何戴维斯本场只有8次出手。
我们注意,这个回合湖人在强侧(持球侧)打的是一个“Wide stack”战术——里夫斯和戴维斯弧顶挡拆,施罗德走中路尝试替戴维斯做掩护挡一下武切维奇,然后切出。
这个战术可以形成戴维斯、施罗德两个进攻机会,再配合弱侧特洛伊布朗的借无球掩护卷切,总共形成三个进攻机会。
过去几场球,湖人已经形成了通过多后卫阵容与戴维斯挡拆、强弱侧转移带动进攻的习惯,本场他们继续沿用了这种进攻策略。
那么公牛的防守重点在哪呢?在强侧。尤其是安东尼戴维斯身上。
我们看到,这个回合贝弗利在意识到湖人队的战术后,没有继续跟施罗德,而是直接留在内线协防戴维斯,和武切维奇两个人把戴维斯围了个水泄不通,意思很明确——投三分可以,给戴维斯不行。
再看下个回合更加明显;
湖人依旧是打“Stack”战术——这个回合施罗德结结实实用背掩护挡住了武切维奇,贝弗利的作用就完全体现了出来——他非常准确且聪明的卡在了里夫斯和戴维斯的传球线路之间,而且由于他的防守选位非常好且站位提前,戴维斯也没有办法接高吊球扣篮(除非他像扬尼斯一样从贝弗利头上飞过去)。
这个回合里夫斯分范德比尔特,范德比尔特在干扰下没有放进(范德彪的篮下终结啊......)
继续看。
戴维斯腰位拿球单打,试图向中路转身,贝弗利的防守同样非常聪明——他不是直接上来夹击,而是等戴维斯转身准备合球的那一下上来给球压力,同时卡鲁索也早早留在禁区协防——武切维奇+双后卫围剿戴维斯,但很可惜,这个会和武切维奇下手不慎,依旧被造成犯规。
继续看。
这个回合则是体现出贝弗利、卡鲁索对公牛外线防守的提升——首先,卡鲁索提前站住中路协防,堵死施罗德突破路线。然后贝弗利选择抢过掩护,且不失位,所以武切维奇可以安心沉退,完全守在戴维斯身前,这样湖人的第一重挡拆配合就被破坏了。
之后,范德比尔特在弱侧给里夫斯做掩护,卡鲁索的换防弹性让公牛队可以直接换防,范德比尔特这样的“伪四号位”在卡鲁索面前并不能占到便宜——于是湖人的第二重配合也被破坏,只能由里夫斯强拔一个三分做终结。
领防+协防+换防弹性,这三点要素同时具备,进攻天赋一般的球队真的很难击穿防线。
里夫斯戴维斯挡拆,武切维奇上前延误,贝弗利出色的干扰了里夫斯的第一时间传球路线,而卡鲁索也在收缩内线后及时外扑干扰了施罗德的出手。
这一回合同样凸显的是贝弗利的作用——施罗德和戴维斯改为侧翼发起挡拆,德罗赞提前留在禁区准备帮武切维奇协防戴维斯——实际上,这个回合公牛就是在强侧堆积多个防守人,去限制戴维斯和施罗德的挡拆,然后把弱侧完全交给贝弗利让他一防二。
贝弗利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先是在篮下卡住范德比尔特,接着在施罗德分球底角时迅速回位,完美地破坏了湖人的这次进攻。
这场比赛,公牛队赢球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贝弗利和卡鲁索的组合成功的限制了湖人的内外线挡拆配合。
过去几场球,湖人之所以无往不利,就是因为他们的多后卫阵容和戴维斯的挡拆配合难以阻止,但这场比赛,公牛成功地把湖人的内外线进攻割裂开来,而湖人对此并没足够多的准备,于是戴维斯和后卫群双双失常。
再来看公牛本场防守的另一位功臣:
没错,安德烈-德拉蒙德。
本场比赛,作为公牛队的替补中锋,德拉蒙德在他的擅长时间里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他的正负值是全场最高的+20。
这不仅是因为他进攻端高效拿到12分8篮板,更重要的是他在防守端给湖人的干扰。
像是上面这个回合——里夫斯弧顶持球,加布里埃尔站罚球线,比斯利借掩护兜出来投篮。这是湖人最近非常常用的一个战术,上一场比赛对阵雷霆可以说屡试不爽,但这个回合为什么失败了呢?
原因就是湖人低估了德拉蒙德的上抢侵略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2021德拉蒙德在湖人的比赛——虽然庄神看上去沉重、像是一个沉退护框型的大个,但实际他是一个脚步非常灵活、擅长延误甚至换防的内线。
湖人在这里吃了第一次亏,但他们似乎并没有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
德拉蒙德在比斯利和加布里埃尔挡拆时直接换防,让湖人队的挡拆失去了意义——比斯利分球沃克,但是由于公牛并未失位,沃克顶着人的投篮不中。
在沃克和加布挡拆时换防,沃克分球比斯利三分不中。
在比斯利与加布挡拆时换防,造成比斯利进攻犯规。
沉退干扰沃克出手。
在德拉蒙德擅长的这段时间里,湖人除了里夫斯能够在他身上得分,其余人攻的效果都非常的差——此前对阵火箭队,湖人就出现过当对方选择内线换防,湖人队这批后卫小打大能力不足进攻陷入停滞的问题,这场比赛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了。
而且今天这场比赛,湖人在这个阶段有点平均主义的意思,朗尼沃克、比斯利、里夫斯你攻两个我攻两个,球到不了唯一能得分的里夫斯手里——无论是衔接段的阵容还是进攻重点,湖人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公牛的防守说完了,说说湖人本场的攻防。
从上面这些动图我们可以看到,本场比赛湖人的基本防守策略还是很清晰的——范德比尔特、特洛伊布朗对位德罗赞、拉文,同时弱侧球员收缩协防,干扰这两个人在中距离的运球和节奏。
策略上其实没什么问题——只是公牛队本场的外线回应太出色了。本场比赛公牛队31中14——45%的命中率射中了14颗三分球,远远高于他们赛季平均的命中率和命中数。
当对手能够这样命中投篮时,你确实很难遏制他们——公牛队的进攻重点并不在内线杀伤,戴维斯的护框威胁这个湖人防守端最大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一对一德罗赞又确实厉害,就让湖人的防守有些陷入两难。
不过,还是不得不提第三节哈姆真正葬送胜利的一波防守用人:
先讲讲这个回合前的前因后果——湖人在第二节进攻不利,被公牛拉开到20分,随后詹姆斯上场开始拿球主攻(之前手里球权一直不多),带队追回到十分以内;下半场戴维斯加强内线强攻,吸引包夹后分球,詹姆斯也几次杀伤篮下得分,湖人继续将分差保持在十分左右——直到哈姆换上了这套阵容。
比斯利+朗尼沃克+里夫斯+特洛伊布朗——三后卫,甚至你可以理解成四后卫。
哈姆的确吸取了上半场进攻不力的教训不用加布+范德比尔特了——但他却依然保持了那套被拉开分差的后卫配置。
于是扎克拉文开始予取予求——这个回合,一步过掉比斯利上篮得手。
再次一步过掉比斯利,上篮打成2+1。
这个回合则更加致命——湖人怕防不住拉文上了夹击,但弱侧三防四,直接导致了戴维斯领到第五次犯规。
而这不仅仅影响到了戴维斯在第四节的上场时间(仅有5分钟),更是导致了戴维斯在进攻端也变得畏手畏脚(害怕进攻犯规)。
这对于一支希望追分的球队来说是无比致命的。
总而言之,这场比赛对哈姆的那些指责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叫暂停缓慢、弃用八村垒、第二节衔接段没有在一开始就主攻勒布朗、执着于三后卫......哈姆在这场比赛中确实犯了太多的错误。
糟糕的东西说完了。那么本场比赛湖人有没有什么闪光点可以继承到下一场比赛呢?
其实也是有的。
第一节比赛,湖人连续两个回合打这个勒布朗低位持球,里夫斯、比斯利分别在强侧和弱侧一个跑手递手切入、一个借无球掩护切出的战术——两次全部打成。
这个战术,利用戴维斯将公牛内线调离禁区,利用强弱侧的切入和切出迷惑防守,让公牛无法进行包夹和协防,可以说是对公牛的防守特点针对性不错。
但是奇怪的是,全场这两个回合之后,后两节再也没有打过这个战术。
我认为下场比赛,如果公牛依旧将防守注意力集中在戴维斯和挡拆上面,湖人多让勒布朗去另一侧低位单打是值得一试的选择。
而另一点在于戴维斯:
虽然我们讲比起低位单打,戴维斯担任“接球手”,在挡拆中接球进攻对他而言更舒服——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本场比赛对阵公牛,我认为AD在低位单打时的效果显著好于他打挡拆的时候。
上面我们分析过了,公牛的防守注重于切断AD于外线的联系,逼湖人去和他们比持球手质量和三分回应能力——他们大多数时候采取的是收缩协防后快速扑防外线的策略,贝弗利和卡鲁索出色的能力使得湖人在内线、外线机会都不是很好。
那么想要解决这一点,方法之一就是让戴维斯低位拿球——首先这样能够确保戴维斯参与到进攻中,而当戴维斯低位拿球,公牛必然会包夹戴维斯,这样一来,湖人在外线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
(顺便一提,这场比赛勒布朗个人进攻虽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阅读防守上并没有达到他以往的水准,对阵公牛这样外线防守层级的对手,湖人还是需要他尽快找回比赛感觉)
多说无益,下场比赛,让我们拭目以待湖人会做出怎样的调整吧。
创作不易,希望喜欢文章的朋友帮忙点赞+在看+关注三连,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笔者会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篮球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