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最大的蜕变:藏起了被理解的渴望,忘记了非说不可的故事

兰妈谈育儿 2025-04-29 20:49:28

文/兰妈谈育儿

当你发现一个人变得冷淡、和别人也保持距离时,不要觉得这个人性格孤僻难相处,他们也许是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才到了心如死灰般的境界了

而我们这些旁观者能做的,就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认识一个妈妈,前段时间因为婆媳矛盾离家出走了

其实,这件事一开始就是由情绪引发的冲动行为,妈妈的本意也只不过是想出去散散心,一个人好好清静清静

可消失的短短一个小时里,她却收了来自各方亲戚的电话和短信

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突出家庭矛盾的普遍性:

•有亲戚说:“你是多么通情达理,懂事的人,怎么能做出离家出走的事呢,赶紧回来”

•有亲戚说:“谁家没有婆媳矛盾呀,遇到问题就回来好好说清楚,不要在外面找不到人,让大家担心你”

•还有亲戚说:“你走了,孩子怎么办?孩子还在家等着你呢”

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过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多少人关心在外面冷不冷、有没有住的地方

大家在乎的似乎就是“家丑不可外扬,家庭矛盾也不能闹得人尽皆知,让大家脸上不好看”

那一瞬间,本来只是散散心就回去,可郁结于心的难受始终是过不去那个坎儿

于是,妈妈把手机关了,网也关了,周围也瞬间清净了不少

在叽叽喳喳外界声音太多的那一刻,她的人生低谷甚至还动过轻生的念头,为了不让那些不好的声音再影响她,她才选择在一家酒店连住了两日

而那两日,她除了出去吃饭,就是待在房间里睡觉,仿佛也把过去所有缺的觉都给补齐了,没有孩子,也不用操心早上起床送孩子上学,更不用担心中午和晚上做的饭合不合孩子心意…

后来,风波过去后再看到她,明显比以前更平静、不爱讲话了

有那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她高傲,不爱理人,只有兰妈明白:这是藏起了被理解的渴望,也不愿意再提及那些不愿意提及的往事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切影响我心情的事情,都绝口不提,一切能干涉我生活的人,也都离得远远的”

是呀,没有人天生冷漠,除非是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磨难,那些看似冷漠无情的背后,实则却是活明白了的人生蜕变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也是一位妈妈最大的成长蜕变:

01

对孩子不唠叨了

遇到事让孩子去承担后果

有人说,指望孩子自己自律的几率,就小于等于中了几百万彩票一样,希望渺茫

这是因为,自律这东西连成年人都无法完全掌握的东西,孩子又怎么会轻易就成为那个天选之人呢

在没有明白这一点,兰妈也和很多妈妈那样,每次跟女儿沟通的时候全靠吼字:

•喊起床不听,吼

•吃饭太慢,吼

•作业不认真,吼

•到了睡觉时还不老实,继续吼

...

也不知道吼了多久,女儿依旧是那副:“任你吼千万遍,也不动摇我半分”的无所谓态度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吼孩子的次数太多了吧,嗓子发炎,说不出来话,去医院检查开了一些消炎药

回家的路上,为了激起女儿的同情心,我特意对她们说:“你们可要乖乖听话,不要再气妈妈了,如果把妈妈气死,你们可就没有妈妈了”

没想到,大女儿竟然在那里和小女儿商量着:“如果妈妈被气死了,她的平板归谁,手机归谁”

刹那间,我的心情是可怜又可笑

是呀,心心念念、付出一切养大的女儿,担心的,根本不是我这个妈妈会不会被气死,而是被气死后她们怎么继续瓜分我

一想到这里,我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想通了:“既然付出一切也养不出孩子身上的懂事和优秀品质,那还不如放弃算了,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再去唠叨,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就由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吧”

就那样,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女儿的态度就是:

•早上起床只喊一遍,能起床最好,不能起床就等着迟到吧

•吃饭也不再催促“快点”,规定时间内就开始收拾碗筷,没吃完就留着第二顿继续加热当晚餐

•作业也不催了,到了晚上21:00就熄灯,不允许做了,至于没写完的作业,那就第二天自己到学校和老师交差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发现不久前还嫌我烦的女儿,会主动帮我收拾碗筷,也会主动把不会写的作业拿过来求教

看得出,孩子真的不是催出来的

相反的是,家长的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自己的结果自己承担,他们的自主和责任意识才会真正被激发

当然了,对孩子放手并不等于放弃孩子,而是通过孩子自己做主、自己承担的方式,能得到更多人生历练的机会,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也会成长得更加成熟有担当、

所以,一个前期累得精疲力尽、后期却甩锅不管的妈妈,本质上就是一种醒悟过后的成长蜕变

她们明白优秀孩子不是靠吼、出色孩子也不是靠逼迫之后,自然就会把重心放在如何培养孩子有担当的责任心方面了

如果孩子有了责任意识,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了,那他们对待学习和成长的态度自然是充满活力的积极、主动、还有热情了

02

对丈夫不期待了

不再抱那些不切实际幻想

很清醒的一段话: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心态调整好,努力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起来,因为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随时可以遮风挡雨,别人的座驾再豪华舒适,也不如自己手握方向盘,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不用听谁的安排,更不用看谁的脸色..

是呀,自己强大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底气

认识一位妻子,她的婚姻基本上是我看着一路走过来的

从年少懵懂时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到现在一切只为了孩子,我在她脸上看到了明显的孤独,是那种看起冷淡、冰冷、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独

对此,很多人都说她那是高傲、不合群,私底下也经常对她议论纷纷

可这些对她没有丝毫影响,聊起平时的社交活动时,她也毫不掩饰地告诉我:“我没有社交圈子,我的圈子里只有孩子一个人”

再看着她那冷冰冰的一张脸,我心知肚明,也表示了解

可能是我们经常见面、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吧,她平时给我说过的话还是最多的

特别是对于性格冷淡这件事,她还特意跟我解释说:

“因为我不想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每次都想找到能为自己分担悲伤和痛苦的人,可你的痛苦和悲伤对别人来说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你的不幸在别人眼中也许也会成为你当初识人不清的笑话”

“所以,成年人悲喜自渡的结果就是孤独,一个人活着,不对不切实际的事情抱着幻想,没有期待也就自然没有伤害了”

看得出,她真的被伤得很深,也或者真如她所说那样:在婚姻里成为孤独是一种难得的自由和解脱

这一点,也是在后来才慢慢悟懂

闺蜜露露,刚结婚那会儿整天查她丈夫的手机,对于丈夫不带孩子、不分担家务活这件事,整天都是挂在嘴边唠叨

随着两个人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的婚姻和感情也走到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丈夫下班不愿意回家,闺蜜脾气一闹就是半夜,孩子一哭也是惊动左邻右舍

在那种越期待改变结果就越差,日子甚至到了过不下去的情况下,闺蜜经过高人指点,学会了一个新方法:不查手机,让孩子打电话说:“爸爸我想你,什么时候回家”

丈夫回家后只玩游戏不看孩子也是一样,直接让孩子撒娇卖萌,直到缠出父子/父女情深的一幕

是的,孩子本身就是父母的爱情结晶,即便是生活的蹉跎,感情不如以前了,但孩子是共同的孩子

也就是说,既然妈妈的唠叨、责备改不了爸爸,那就由孩子出面,多向爸爸表达求助,也多跟爸爸表达思念

在需求感爆棚下,爸爸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爸爸,那这个历练的过程就能让爸爸想通,然后再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

03

对公婆不指望了

帮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

经常听到很多带娃崩溃的年轻妈妈抱怨说:“婆婆现在不帮我带娃,以后老了也别指望我会管她”

讲真的,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在制造焦虑,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有一个妈妈,刚开始对于婆婆没有帮忙带娃,并没有产生抱怨心理,一直都认为“婆婆把自己的子女养大,任务就完成了,至于我们年轻人的孩子,帮忙是情分,不帮忙也是本分,没什么的”

可再看看身边那些都有公婆、娘家爸妈帮衬的同僚、还有朋友,她的心情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比较明显的转变就是:心里面觉得委屈,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了,很多时候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都非要争个输赢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如果我现在都被随便拿捏了,那以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能过,为了争个输赢,她也从一个通情达理的性格变得斤斤计较,每次发生家庭矛盾都会把以前的所有委屈拿出来说个不停”

直到有一次,她女儿对她说了一句话:“妈妈,你不要发脾气,也不要哭,我看了会害怕,看到你哭了,也会很难受很难受”

刹那间,妈妈才明白“有什么好争、有什么好吵的呢,争赢了又怎么,吵输了又怎样呢?难道日子就不过了吗?既然为了孩子无法剥离当前生活,那何不做一个能让自己快乐,也能让孩子快乐的妈妈呢”

也就是从那以后,她重新回到了之前“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的心态,对于她自己的终极目标来说,也是把女儿养得健康快乐

是的,目标清晰了,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有公婆帮忙照顾孩子,那就好好生活,把一个家庭经营得更好

•没有公婆帮忙照顾孩子,也照常要好好生活,管好孩子的习惯、再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Bug:一个人带孩子要比三代同堂的日子过得更轻松简单

至少,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没有太多的干涉,孩子也听不到婆说婆有理、公婆公有理的思维混乱,自始至终只有妈妈一个人在教育,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共频感更强,彼此之间的影响力自然也更大了

这就是为什么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会更简单、轻松一些,也算是一个妈妈突然想明白了的明显蜕变

04

对家庭不勤快了

谁的区域就由谁打扫维护

母亲,为什么是整个家庭最辛苦的角色?回头看看我们身后那个身形佝偻、两鬓白发,甚至还拖着病重身体为我们煮饭,再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子女、和晚辈的母亲,就知道了

前段时间,回家探望外婆,外婆看到我们一行人高兴得立马上前迎接

当时,外婆还把家里所有好吃好喝的东西都找出来递到孩子们手上

不过,也就是转个身的功夫就不见了

等到再回来时,就看到她手里拿着新鲜出炉的竹笋、还有香椿,虽然这些东西在超市也比较常见,但外婆还是坚持自己去山里采摘

她说:“这可是纯野生的,吃了对身体好”,我责怪她为什么不带上我一起干活,外婆却呵呵一笑,然后说:“你们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我哪里舍得让你们吃这个苦”

紧接着,外婆就跑到厨房忙个不停,我们去帮忙,她把我们轰出来,让我们安安心心地好好休息一天

直到炒菜的时候我看到外婆额头上爬满了汗滴,我试探地问外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外婆才告诉我:“没事,你们没来的前几天就开始胃疼了”

那一刻,我除了心疼、还有深深的感动,不顾外婆阻拦,和她一起完成了那顿午饭

再后来,就是吃饭的时候了,外婆佝偻着身子一碗一碗地把饭端到桌子上,全程没有帮忙端过一碗饭的大孙子,居然还颇为不满地指着外婆嚷嚷着:“筷子呢,不拿筷子怎么吃饭,让我用手抓吗”

看着外婆忍着难受劲儿准备起身拿筷子,兰妈也不管舅舅会不会生气,起身拿了所有人的筷子,唯独没拿他儿子的筷子,当时也是故意横插一脚,就是为了告诉孩子:

“谁的区域谁负责,我给你拿筷子,你要说谢谢,懂得感恩,我没有给你拿筷子,你也没资格指责,因为这是我的权利”

是呀,事事尽心尽力、还得时不时地承受着不够完善时的攻击、和索取,哪个母亲会不累呢

但付出式教育绝对不是精明家长教育孩子该有的模样,我们爱孩子没错,但如何爱好孩子,又如何让孩子懂得爱别人,这才是穷极一生都需要教会孩子的东西

所以,如果一个妈妈变得不是那么勤快了,对家务活也没有以前的保姆级服务时,千万不要喷她们,这恰恰是妈妈们觉醒后的蜕变

而一个家庭的经营,本来也是全家老老少少都需要参与进来的共同维护,妈妈对家庭不再那么勤快,谁的区域谁负责,才能让整个家庭都充满温馨、简洁又大气的和谐风气

那么,关于一个妈妈最大的蜕变:藏起了被理解的渴望,忘记了非说不可的故事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5-04-30 02:24

    在做妈妈的道路上,练就了坚强、坚强、再坚强。多少个累、多少个疼痛、多少个心酸、多少个……都扛了下来。一路走下来,经历了风雨,收货了成长。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