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用血的教训证明,中国的做法没有错:为坦克打造“金钟罩”!

虾兵械将 2025-02-28 11:43:35

在2024年央视《军情时间到》的一期节目中,曝光了我国15式轻坦在5300米海拔的训练情况。

在曝光的画面中有不少人发现了军演中出现的15式轻坦,和一般的15式轻坦有很大的不一样,那就是军演中的15式轻坦炮塔上出现了防护棚。

相关演习报道

给坦克装“金钟罩”

给坦克炮塔装防护棚,可以说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收获的血的教训了。

在俄乌冲突之前,没人能想到无人机会在战场上有这么大作用。结果到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乌克兰方面大量使用无人机,俄军很快就傻眼了。

坦克被击毁

要知道陆军是基本没啥防空火力的,坦克集群遇上无人机,一般也没啥比较好的反制措施。

这时候无人机挂着一枚炮弹丢下来,可以轻而易举的丢到坦克脑袋上。

因此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少的俄军坦克被乌军无人机“开了罐头”,导致俄军损失了不少坦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俄军先是用钢板给坦克炮塔上焊了一圈,把坦克变成了“乌龟壳子”。

因为这种坦克移动速度慢,前进和转向都不方便,在外形上也不复曾经的威武,所以很多网友直接将这种坦克调侃为“蛆坦克”。

俄罗斯的“蛆坦克”

之后俄军估计是感觉到这样做会大幅度的降低坦克的灵敏性,于是从焊接大面积的钢板,变成了焊接防护棚。

再然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了。中国在吸取了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后,也开始在坦克炮塔上装防护棚。

在俄军开始给坦克装防护棚后,其坦克损伤开始快速下降,这也说明中国的做法没错。

俄罗斯坦克开始加装防护棚

坦克防护系统

其实就坦克发展出的防护体系来说,给坦克加装防护棚的方案,可能是未来坦克防护主流路线。

当前主流的坦克防护体系,除开上面的防护棚外,就主要是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御系统这两种,我军主战坦克也都有配备这两种防护体系。

所谓爆炸反应装甲,就是一种用爆炸物制成的坦克装甲。我们平时在坦克侧面、正面看到的那些挂着的一个个“方盒子”,就是坦克的爆炸反应装甲。

爆反装甲

爆炸反应装甲的原理,就是利用爆炸物爆炸时向坦克外部产生的冲击力,来破坏、影响打过来的导弹,从而减少炮弹的杀伤力。

至于主动防御系统,说白了就是一种“小型防空系统”。

该系统在观察到有来袭的导弹后,主动发射“动能拦截弹”,来拦截发射过来的导弹。

但这两种防护方式都有局限性。其中主动防御系统问题最大,因为“防空导弹”不仅能拦截来袭的炮弹,也能炸死人。

坦克主动防御系统

当坦克开启主动防御系统后,如果其周围有人,那周围的人可就遭殃了。

而坦克这玩意在很多时候都和一种战术挂钩,那就是“步坦协同”。也就是一辆坦克周围会跟随着一些步兵,步兵帮助坦克清理坦克自身无法解决的威胁,坦克则帮助步兵压制敌方重火力、地堡等军事目标。

步“车”协同

在执行步坦协同战术的时候,坦克和步兵之间的相距距离往往在5~10米左右。这个距离非常近,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杀伤半径”完全能覆盖这片距离。

也就是说当坦克使用主动防御的时候,就基本无法采用步坦协同战术,这极大的限制了主动防御系统的使用范围。

步坦协同战术

至于爆炸反应装甲,这玩意最大的劣势是对动能穿甲弹拦截效果较弱。

爆炸反应装甲的主要拦截目标还是金属射流穿甲弹(破甲弹),但是对于靠着一根钢针“大力出奇迹”穿透坦克装甲的动能穿甲弹,爆反装甲就很难正常发挥作用。

金属射流穿甲弹

并且既然是靠爆炸反应保护自身的防护系统,那这玩意自然是一次性的。同一个地方在挨了一炮后就扛不住第二炮了。

以空间换“装甲”

相较于以上防护路线,防护棚则是一种此前从未走入过主流的防护路线,即“空间防护”。

一枚炮弹也许能穿透1厘米厚度的钢板,但要是两片0.5厘米厚度的钢板放在一起,两片钢板之间隔着一定的距离,那么说不定这枚炮弹就无法穿透这两片钢板了。

火炮穿甲测试

这是因为空间距离也是能算成“护甲”的。尤其是在很多炮弹只注重对第一层装甲的穿透力,不注重对第二层装甲的穿透力的情况下。

解放军坦克

就比如我们上边提到的金属射流穿甲弹。这玩意在撞上坦克后先利用弹头的“尖刺”给坦克装甲破开一个口子,然后将炮弹内像霰弹枪子弹一样的“破片”通过这个口子射进坦克内部,从而对坦克乘员进行杀伤。

如果我们在坦克前面放一层钢板,那么金属射流穿甲弹在撞上这块钢板后,就仅仅能在钢板上打开一条口子。

炮弹内的“破片”顺着这道口子释放后,会直接撞在坦克装甲上。

金属射流穿甲弹内的“破片”自然不足以穿透坦克的装甲,于是原本对坦克有巨大威胁的金属射流穿甲弹就这么被挡下来了。

其实这一点在很多坦克受击的案例中都能看出来。不少的坦克在被一枚炮弹命中后,都能看到坦克内部冒烟的场面,却很少看到这枚炮弹穿透坦克左右,或者是前后两层装甲的场面。

这就说明这枚炮弹在命中并穿透坦克装甲后,炮弹留在了坦克内部,炮弹剩下的穿透力不足以再穿透又一层坦克装甲了。

俄乌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

现在俄罗斯和中国往坦克上装防护棚,很显然是希望靠着防护棚第一次拦截来袭炮弹,然后“以空间换护甲”。

当然,这并不是说坦克只需要装上防护棚就万事大吉了,多套防护装置组合,或者根据任务不同灵活切换,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信息来源:

【1】新华网·《乌克兰为“豹2”挂反应装甲,对德国货没有信心?》

【2】科普中国·《坦克的“主动式装甲”是什么?如何实现防护的?》

【3】中国军网·《@军迷,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这三种兵器你能区分吗》

2 阅读:2267
评论列表
  • 2025-02-28 21:56

    坦克防无人机最终还要坦克自己方出无人机守护,就是搞出空中攻击空中无人机[呲牙笑]

  • 2025-02-28 17:46

    中国什么做法????

  • 2025-02-28 18:25

    坦克装上天眼,用干扰器把它干下。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