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墙皮脱落砸车伤人,水管腐烂锈化严重,居民深受堵塞“爆管”之苦。政府紧急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却有几十户居民拒绝签字,改造工程被迫停滞,引发居民之间争执不断。为破解困境,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上周日北京卫视热播的全国首档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的节目《向前一步》走进该小区,直接与居民代表、施工负责人、监督负责人开展对话,聚焦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难题,剖析居民需求,探讨惠民工程如何开展。
惠民整治“拆家不赔”?工期居民外宿费谁来买单?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该如何平衡?
居民张先生称自己住在一层,改造工程对家中破坏面积大,要求政府给予补偿。而另一位居民张大哥则表示改造期间家中不具备住宿条件,外宿酒店将产生3万多的费用,要求政府给予补偿。
面对居民提出的补偿要求,学院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居民解释:“老旧小区改造遵循共建共治的原则,无法把改造过程中一系列不可预知的情况都包含在内,政府的修缮资金只能花费在公共设施修缮上。”工作人员的解答并未消解张先生的疑虑,并称装修损失若无法赔偿,则不会同意改造,随即突然离场。
对此,节目沟通团专家为居民讲解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政府开展惠民政策并非针对个人利益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维护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保护他人的利益,小区公共利益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补充讲解了本次改造工程政府共投入 3900 多万元资金, 包含十大项目,平均到480户,是人人受益的。
据了解,启动上千万资金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世界范围内也仅有中国政府颁布。政府出资改善千家万户生活,旨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保证人民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基本诉求,提升人民幸福感。
工期过长影响居住?拆后复原及保修如何保障?沟通团专家现场答疑解惑
沟通团及工作人员的悉心解答,化解了不少居民的疑虑,但随即又有几位未签字居民提出了新的质疑。居民梁先生担心工程拆墙后不能恢复原貌、防水高度不够、保修年份短等问题;居民魏先生则称家中高龄母亲行动不便要求缩短工期。现场不少居民也提出工期长外宿酒店将产生高额费用。
针对现场居民提出的种种问题,施工方展示了详细的工程时间安排,并承诺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执行,并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标准予以修复并保修,同时加紧施工将工期缩短三天。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旨在惠民,面对有特殊困难的居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承诺将通过街道商会为居民协调适宜酒店,尽全力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小区热心居民王先生恰好任海淀区饭店协会副会长,他表示将积极协助街道为居民住宿酒店协调更适宜的价格。
据了解,节目录制后,政府及施工方去到居民家中实地探查,针对实际情况给到解决方案,展示施工材料打消居民疑虑,确保了改造工程的顺利施行。
社区是一个有温度、有记忆、需要有认同感的共同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不仅是物理上对房屋的改造,更是化学上对邻里情感的融合,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将个人利益融入到社区的公共利益中。社区营造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离不开居民与政府部门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共建共治。本周日(9月20日)21:05,锁定北京卫视,《向前一步》将再次与您相约,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共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