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停车缴费,咋就这么难?!
顺德老哥们最近有点上火,就因为停车这档子事儿。
杏坛金海岸地下停车场,本来高高兴兴吃个喜酒,结果走的时候被告知,想用停车优惠?
行,先把以前欠的路边停车费交了!
啥?
797大洋!
这哪是停车费,简直是“全家桶”式的追债啊!
这事儿一出,立马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说这简直是“换了个姿势抢钱”,也有人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今天咱就来扒一扒佛山停车那些事儿。
佛山停车乱象:一个都不能跑?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数据联通说起。
本来啊,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是好事,能提高效率。
可现在倒好,成了某些人追债的工具。
就拿这路边停车欠费来说,以前各个区、各个平台的系统都是独立的,欠了钱想追回来,那叫一个费劲。
现在好了,只要你车牌号一输进去,全佛山,甚至跨区域的欠费信息,一览无余。
可问题是,这“便利”是不是有点过了头?
咱先不说那些“被迫”缴费的倒霉蛋,就说这收费标准,那也是五花八门。
禅城的王先生就说了,现在扫码缴费,历史欠账提醒是跑不掉了,好歹人家还有个关闭按钮,能让你选择只交当前的费用。
可有些停车场,那可是铁了心要“捆绑”销售,不交清欠费,想都别想走!
有人觉得这没毛病,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也有人觉得这不合理,历史欠费和现在的停车费是两码事,凭啥要捆绑在一起?
更有人说了,这背后肯定有利益链条。
你想啊,停车运营方把欠费追回来,肯定能从线上缴费平台那里分一杯羹。
要是这停车场和路边停车收费又是同一家公司,那这“捆绑”收费,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谁在背后操控?
这事儿要深挖,那可就复杂了。
不同的运营方,说法都不一样。
南海智泊的客服承认有“合并支付功能”,可大良智泊的负责人却矢口否认。
到底谁在说谎?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系统还时不时出点幺蛾子。
顺德那边,2024年2月就出现过咪表系统故障,明明交了费,结果还被系统判定为欠费,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外地车主更是一头雾水。
一位广州老表来佛山旅游,因为不熟悉这边的缴费规则,稀里糊涂就欠了费。
等他回到广州,收到催缴短信,想交钱都不知道怎么操作,简直是人在囧途。
还有那停车优惠券,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2024年2月,就有人反映,想用商场的停车优惠券,必须先关注公众号,绑定车牌号。
这年头,谁还敢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啊?
这简直是变相的强制消费!
路在何方?
要说这事儿,还得听听法律专家的意见。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蔺存宝就说了,这“捆绑”收费合不合理,关键看收费主体是不是同一个。
如果停车场和路边停车收费是同一家公司,那没问题,人家有权拒绝让你走。
但如果不是同一家,那这“捆绑”收费就是耍流氓!
更重要的是,佛山的停车场管理办法,对道路停车泊位是有规定的,但对这种“捆绑”收费行为,却缺乏明确的约束。
这不就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吗?
要我说,这事儿还得靠监管部门出手,规范停车收费行为,不能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当然,商圈也不能坐以待毙。
2024年4月10日,佛山一些商圈就联合起来,讨论这“捆绑收费”的问题,甚至考虑更换停车系统供应商,这波操作必须点赞!
说到底,这事儿反映的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伦理问题。
技术进步是好事,但不能为了效率,就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路边停车收费系统,从推出时的“便民”措施,到现在引发争议,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别让便民服务,最后变成了扰民的工具。
希望有一天,咱佛山的停车环境,能真正做到公平、透明、便捷,让老百姓不再为停车费的事儿闹心。
停车缴费,本该是方便你我他的事儿,别让它变成扎心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