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秆还田难题,黏重土壤粉碎技巧,腐解菌剂配比,暗藏转化术
你有没有发现,每年油菜收割完后,那一地的秸秆可愁坏了不少农民朋友?尤其是在一些黏重土壤的地方,秸秆还田就像是碰到了一块“硬骨头”,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你要是去乡下走走看看,尤其是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农场或者自留地,就会看到大片的油菜秸秆堆在那里,就像小山似的。有人可能会问,油菜秸秆留在地里不处理不行吗?其实啊,这秸秆如果不处理,会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呢。可要是处理不好,又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不是让农民朋友们两头为难嘛。
我有个网友,是山东济宁的,他说他家那几亩地的油菜收割完了,秸秆还田成了他最大的头疼事。那地土壤黏重得很,平时犁地就费劲,这油菜秸秆还田,感觉比登天还难。他就跟我说:“这秸秆还田,到底该咋弄啊?我都不知道从哪下手了。”这种情况可不是个例,在很多人眼里,油菜秸秆还田就是个头疼的大麻烦。
咱们先说说油菜这农作物。油菜是一种很常见的油料作物,在很多地方都广泛种植。它的适应性还算比较强,很多地方的气候和土壤都能种。不过,油菜秸秆还田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不同地区的黏重土壤,它的情况就不太一样。像在南方的一些水田,土壤黏重是因为长期积水,泥巴糊糊的。而在北方的一些旱地,土壤黏重可能是黏土含量比较高,比较板结。这两种地方的油菜秸秆还田方法就有区别。
咱们再来说说绿植。其实啊,有一些绿植品种在秸秆还田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紫花苜蓿,它是一种很不错的豆科绿植。紫花苜蓿能改善土壤结构,因为它根系比较发达,能疏松土壤。还有紫苏,这紫苏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一些养分,等它收割后留在地里,又能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质。还有刺槐,刺槐的根系能固氮,对于改善黏重土壤的肥力很有帮助。我给你举个例子啊,我有个朋友在河南安阳那边的自留地种油菜,旁边还有几块地种了紫花苜蓿。到了油菜秸秆还田的时候,他发现旁边种了紫花苜蓿的那片地,土壤结构明显比其他地要好,油菜秸秆腐烂得也快。这就说明紫花苜蓿对秸秆还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回到油菜秸秆还田这个难题上,黏重土壤的粉碎技巧很重要。咱们都知道,黏重土壤不像疏松的土壤,秸秆插进去就像插到泥里似的。一般来说,想要粉碎黏重土壤中的秸秆,得有合适的农具。比如说那种带有螺旋钻头的秸秆粉碎机,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农场使用效果就还不错。这种粉碎机的螺旋钻头能在黏重土壤中快速搅动,把秸秆搅碎,还能让空气进入土壤,加速秸秆的腐解。
说到秸秆腐解,腐解菌剂的配比也是关键。不同的菌剂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说,有的菌剂在高温下活性强,有的菌剂在低温下也能工作。在你把秸秆还田后的一个月内,腐解菌剂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像在华南地区的一些田园里,气温比较高,那里的腐解菌剂可能一个星期左右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秸秆开始变软,颜色也变深了。而在华北地区,因为气温相对低一些,可能得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看到效果。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腐解菌剂的配比。
我再给你说说河南南阳的一个农场,农场主李大哥种的油菜面积不小。他刚开始秸秆还田的时候,就发现秸秆在黏重土壤里腐解特别慢。他就到处打听方法,后来听说可以在秸秆上撒一些草木灰,再配上一定量的腐解菌剂。他就按照这个方法试了试。刚开始,他也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行。结果,过了大概半个月,他发现秸秆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不像以前那样白花花的了,开始有点发黑,这就说明腐解开始了。又过了一个月,秸秆基本上就腐解得差不多了。李大哥说,这个过程就像看着自己养的孩子慢慢长大一样,虽然有点漫长,但结果是好的。
但是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说,秸秆的大小。如果秸秆切得太长,它在土壤里就不容易腐解,而且还会影响耕种。我听说过一个事儿,在四川成都附近的一个田园里,有个老农在秸秆还田的时候没有把秸秆切碎,结果第二年播种的时候,种子都很难破土而出。因为秸秆太长了,把种子盖得严严实实的,空气都进不去。
再说说不同作物品种之间的差异。像油菜的不同品种,有的品种秸秆比较硬,这样的品种在还田的时候就更难腐解。比如甘蓝型油菜,它的秸秆就比白菜型油菜的秸秆要硬一些。在一些黏重土壤地区种植甘蓝型油菜,秸秆还田就需要更加精心的处理。还有小麦、玉米和芝麻这几个作物品种,小麦的秸秆比较粗糙,在黏重土壤里还田后腐解速度相对较慢;玉米的秸秆虽然比较长,但如果切成合适的长度,在合适的气候下腐解速度还能比较快;芝麻的秸秆比较小,但是在黏重土壤里容易残留,如果不处理好也会影响土壤质量。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冬季比较寒冷,油菜秸秆还田后腐解的时间就会更长。像在黑龙江的一些田园里,到了冬天,秸秆还田后的场地就被厚厚的雪覆盖着。这时候,就算撒了腐解菌剂,也得等到第二年春天温度回升后,腐解才会真正开始。而且整个腐解过程可能会持续两三个月。
油菜秸秆还田在黏重土壤里确实有很多门道。但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说,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秸秆还田的方法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呢?毕竟海拔会影响温度和湿度这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秸秆腐解和土壤的结构变化。这就是我想留给大家的开放式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者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