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上海频发电击杀人案,现场留下半枚指纹,31年后匹配成功

悬疑故事会 2025-03-10 22:09:07

1981年8月10日,上海建华旅馆前台接到几起旅客的反映,说你们旅馆的卫生状况太差,不知哪里总是飘出一股臭味,特别难闻,是不是哪段下水道堵塞了,建议赶快清理。

旅馆前台小姑娘义正言辞的给驳斥了回去:“我们这里向来卫生整洁,宾至如归,肯定不是我们旅馆的味道,你们也太难伺候了!”

回怼归回怼,服务员心里也是有点打鼓,这臭味跟苏州河平时飘过来的不太一样啊,难道真是我们这里下水道堵了?便四处溜达着检查,一间间客房进去查看,走到了42号客房处,味道越发浓烈,看客房关紧大门,便敲门询问。

敲了几下后,无人应答,服务员便拿出钥匙盘来,找到钥匙打开了门,却看见床上明明就躺着一个人。

老娘敲半天门你居然还敢假装没有听见?服务员刚想发飙,转念一想,这位客人或许是生病睡沉了吧,罕见的压住了火气,踩着高跟鞋噔噔噔地走过去,推了推那人胳膊,叫了一声“同志”,那人却没有一点反应,不由好生奇怪:这人怎么睡那么沉,不会是出问题了吧?

服务员伸出手,凑近身体去探他的鼻息,眼睛仔细一瞅他青白僵硬的脸孔,顿时吓得不轻:哎呀妈呀,出了人命啦,此人早就升天了!

服务员顿时吓得高跟鞋都原地甩脱出去,唧唧哇哇乱叫着跳出了客房,回到前台给派出所打电话。

接到报案的侦查员赶到了建华旅馆。

根据建华旅馆的登记信息,以及死者的工作证件,侦查员很快知道了受害者的身份信息。

8月8日,遇害人李嘉惠受单位委派,从山东青岛出发,前来上海采购货物,当晚入住了建华旅馆,结果遭到了凶手袭击,不幸身亡。

建华旅馆的楼层服务员比较神经大条,不太负责任,两天下来,只是进入房间打扫过一次卫生,在此过程中却只顾低头扫地拖地,并未发现躺在床上的李嘉惠遭遇不测,却已然把案发现场破坏得一干二净,侦查员甚至连一个鞋印也没有找到。

法医对死者李嘉惠进行检验时,并未发现他身体上有任何伤口,局部皮肤呈现烧灼特征,初步认定,他是遭受电击而死亡。

侦查员挺细心,在房间里找了半天,看见日光灯上面天花板的旁边有一个插座,于是便站上桌子,对插座进行勘察,果然真发现了一些破案线索。

建华旅馆是以前的防空洞改建而成的,每个房间都设有通风管道窗口,侦查员在窗口叶子板周围,提取到了四枚不太完整的指纹。

侦查员继续搜索,气窗孔里掉出来一团东西,连忙捡起来,打开一看,发现是裹成一团的灰色的电线、还有一把刀,以及两张提货单,经查实,是属于被害人李嘉惠单位的。

建华旅馆负责人介绍,李嘉惠住进42号房之前,里面已经住进来了一个旅客,案发后,此人突然没了影踪,连住旅馆的钱都没付。

八十年代人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旅馆设施也比较简陋,多数是“混居”状态,外地出差的人为了节省开支,一般都会和陌生人同住在一间客房里。

侦查员随即对该名叫“李义清”的旅客进行调查,发现他登记的单位是东北的一所中医院,当即派出一路人员赶赴东北侦查。

另外又派一路人员对上海市其它旅馆进行摸排,只要李义清作案后还没有离开上海,必然要找地方歇息落脚。

一个星期后,警方两路侦查人员都一无所获,东北那边,根本没有李义清填写的中医院,而在上海其它旅馆的登记簿上,也没有找到李义清这个人名。

搞了半天,李义清在建华旅馆住宿登记单上填写的所有信息,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就这样,案件的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所有线索都断了。

上海警方调整思路,决定赶往青岛,从受害人李嘉惠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入手调查,希望能发现新线索。

一年前,采购员李嘉惠和妻子结婚,小两口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小日子红红火火,生活甜如蜜。

目前,李嘉惠妻子怀孕四个月,听闻丈夫遇害的消息,几度哭晕倒地,陷入了巨大的悲痛状态。

侦查员从李嘉惠的单位以及家人口中了解到,李嘉惠前往上海出差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一个皮包,里面有200块现金和一只钢笔,手上戴了一块价值200多块的瑞士手表……这些东西在案发现场都没有找到,警方由此确定,是凶手见财起意,继而谋财害命。

不久,浙江嘉善一家旅馆内,也发生了一起相似度极高的旅客被电击的案件。幸运的是,这名旅客侥幸逃过一劫,被袭击后并未致死,但是凶手逃之夭夭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江西上饶市和九江市,接连也发生了旅客在旅馆被电击致死的恶性案件。由于此类型案件各地频发,也惊动了公安部,上级领导十分重视,敦促各地警方务必早日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还社会以平安局面。

上海警方汇总了各地这些电击案的案情,由于作案手法极为相似,便怀疑是同一个凶手所为。但是凶手非常狡猾,没有在案发现场留下太多线索,碍于当时警方侦破技术比较落后,案子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十年,当年的侦查员大多已退休,但是上海警方没有忘记这些陈年旧案,对“电击狂魔”的通缉也一直在继续。

2012年,上海公安局刑侦总队建立了刑事科学技术中心指纹室,并与全国省市的指纹数据库互通互联,随时可查询信息。

这一年的4月18日,总队专家刘志雄工程师对30年前发生的电击案中警方提取的一枚不完整的指纹进行指纹特征修正,然后上传公安部内部网络,进行远程查询。

输入资料后,电脑界面很快便闪烁起来,这是取得匹配结果的信号,刘志雄心头一片狂喜,定睛一看,原来是匹配到了一个名字叫艾红光的江西男子的指纹,数据显示,此人在1983年因犯抢劫罪入狱,在江西劳改农场服刑时,因填写资料而留下的指纹,与输入指纹完全相符。

上海警方立即赶赴江西,找到艾红光,表示要对他重新进行指纹采集。

艾红光表情异常,明显是慌了,他试图用各种理由进行推脱,还在采集指纹的时候,手一直往后缩,似乎在担心着什么。

警方也不管毛病,索性直接将他带到公安局进行询问。

审讯室内的艾红光精神狂躁,还未等审讯人员录口供,就大喊冤枉,审讯人员只是静静的看他表演,半天没有问一句。

等到艾红光平静下来后,审讯人员看到时机已经成熟,迅速抛出问题,质问他有没有在1981年去过上海。

艾红光的神色陡然紧张起来,先是假装开始回忆,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汗水滴落在他的裤子上,很快,他表示自己以前没有去过上海,更没有杀人,自己害怕按指纹,是因为曾经在浙江犯过一起案子,然后却闭上了嘴,再也不交代其他问题了。

审讯人员喝问:“谁说你在上海杀过人!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