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河北沧州的一处平房里,26岁的小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提出的分手请求,会让这段感情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那个曾经说要照顾她一生的男人董某丰,在纠缠无果后,用一瓶农药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案件,在两年后的今天再次引发社会热议,尤其是法院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无数网友的激烈讨论。
2025年4月8日的报道称,董某丰和小刘的故事始于2021年深秋。当时在沧州打工的小刘认识了同龄的董某丰,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开始同居生活。起初的日子还算平静,但随着时间推移,董某丰长期无业的状态让小刘渐渐感到不安。2022年6月,小刘以“看不到未来”为由提出分手,并独自回到河间老家。没想到这个决定彻底激怒了董某丰,他每天在微信上疯狂轰炸,要求复合未果后,又以“陪他去面试”为由将小刘骗回沧州。
2022年7月29日下午三点,两人回到出租屋后再次爆发争吵。据2025年4月8日从网上看到的判决书描述,董某丰一边嘶吼着“要分手咱俩都得死”,一边强行拉着小刘开车前往隔壁村的农药店。监控画面显示,下午4点10分,董某丰手持一瓶“敌草快”农药回到出租屋,随后反锁大门、拉上窗帘,将小刘逼到卧室床上。“你必须喝,今天不死明天也得死!”面对小刘的哀求,董某丰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抢过她的手机阻止求救。当小刘质问“你为什么不喝”时,他冷冷地说“你喝完我再喝,要死也看着你先死”。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中,小刘颤抖着打开了农药瓶。
喝药后的小刘痛苦地哀求送医,董某丰却坐在床边抽烟,看着她说“吐白沫了就肯定死了”。直到四十分钟后,或许是良心发现,或许是害怕担责,他才开车将小刘送往医院。但一切都太晚了,这种被称为“死亡之水”的农药已经对小刘的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8月18日,在重症监护室挣扎了20天后,小刘带着对世界的眷恋永远离开了。
2025年3月,沧州运河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董某丰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带民事赔偿20余万元。这个判决结果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评论区瞬间被愤怒的声音淹没。
“明明是故意杀人,为什么不是死刑?”网友“阳光123”的留言获得上千点赞。许多人认为,董某丰的行为堪称“预谋杀人”:提前购买剧毒农药、制造密闭空间、阻止被害人求救、放任死亡结果发生,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极强的主观恶性。网友“悠然自得”更是直言:“手段极其残忍,影响极其恶劣,这种恶魔就该死刑!”
也有不少网友注意到董某丰有犯罪前科,认为这是惯犯作案,必须从重处罚。“有前科还敢这么嚣张,放出来肯定还会害人!”网友“棋子”的担忧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更有人对判决合理性提出质疑,“法律维护违法行为?这判决不行!”反映出部分公众对司法尺度的不解。
当然也有理性声音指出,法院在判决时考虑了“送医抢救”这个从轻情节。但更多人反驳:“如果不是怕担责任,他会送医吗?这种临时补救行为怎能抵消故意杀人的恶性?”当“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司法实践产生碰撞,这场关于量刑的讨论变得格外激烈。
看着网友们一条条愤怒又痛心的评论,我们既为小刘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为董某丰的极端行为感到震惊。法律的判决或许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至少给了这个悲剧一个正式的结论。愿天堂的小刘不再有痛苦,也愿活着的人能从这场悲剧中吸取教训:爱情从来不是占有,而是尊重与放手。当爱已不在,学会体面告别,才是对彼此最大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