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迷上了钓鱼之后,打听哪里出鱼就成了常事。在渔具店里成了个“自来熟”,碰到钓友就问一句“最近在哪钓啊?鱼情怎么样啊?”钓友们大多都比较热心,一来二去,周边有哪些钓场基本就有数了。
可是,知道钓场在哪是一回事,想在那个钓场有所收获是另一回事。就算看了那么多钓鱼技巧,等到真去陌生的地方,八成也是不知从何下手。不过,凭借着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出钓,我倒是总结了点偏门的经验,那就是在钓场“找垃圾”。可别小看了这些,对咱们可是有大用处。
饵料包装袋
这是钓场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垃圾,但实际上用处最明显。哪种饵料“出镜率”越高,就说明哪种类型的饵比较好用。即便不是一个牌子,也能从味型上看出一二,比如腥香等。
此外,如果钓场有蚯蚓盒,说明这里允许使用活饵,而且效果不错,可钓鲫鱼、鲤鱼。如果看到类似老坛玉米这样的包装,说明水里有大鱼,基本上都是奔着大草鱼来的。总之,这些饵料包装,能给我们配饵提供一个基础思路。
烟头、食品袋
虽然我们之间流传个段子,就是“一抽烟就上鱼”,但依然挡不住钓友们抽烟的劲头。而那掉落在地上的烟头,仿佛在大声的告诉你:出鱼的钓位就在这里!没错,哪里的烟头比较多、比较密集,基本就意味着哪个位置经常有人钓鱼。“前人打窝”,把钓位选在那准没错。
此外,钓鱼人是最能吃苦的一拨人,废寝忘食是常事。能让钓鱼人在钓场吃饭,那必然说明鱼情不错,不舍离去。试想,如果已经忍饥挨饿了很久,还半天不上鱼,那肯定是打道回府了,怎么有心思在钓场吃饭呢?
蚊香、风油精
除了前两类垃圾,我们要说的第三种主要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钓场的鱼不小”。蚊香、风油精都是防蚊的,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夜钓。夜钓那么遭罪,光为了钓小鱼肯定不值得。加之大鱼在晚上比较活跃,所以可以基本断定:钓场十有八九出大货。如果能再发现“老坛玉米”之类的包装,就能更加肯定了。
以上三点其实目的都很明确,分别告诉了我们钓场鱼类的口癖、出鱼钓点的位置以及钓场的鱼情体型。通过这些,能给我们配饵、选位提供一些参考。
希望此篇内容能给钓友们一些帮助和启发,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独特小技巧和经验,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