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新政引热议:小米SU7Ultra车主为何被要求签署安全承诺书?

宝珑养生纯音乐 2025-03-15 09:10:02

一纸承诺书掀起千层浪

2024年7月18日,沈阳市交通管理局突然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在本地注册的小米SU7 Ultra车主必须在8月1日前签署《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承诺书》。这份长达12页的文件明确要求车主承诺"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车辆改装""定期接受官方安全检测""夜间行驶开启特殊警示灯"等28项条款,引发汽车圈震荡式讨论。

该车型自2023年上市以来,凭借3.9秒破百的加速性能和极具未来感的外观设计,在东北地区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沈阳作为小米汽车东北总装基地所在地,此次政策出台时机耐人寻味,被网友戏称为"亲儿子也要守规矩"。

技术参数背后的安全隐患

根据工信部披露数据,SU7 Ultra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过0.3%的充电异常案例。沈阳冬季极端低温环境下,某第三方机构测试显示其电池管理系统在-25℃时响应延迟增加47%。这些数据或许解释了政策中"禁止使用非原厂充电设备""冬季需每日上传电池健康数据"等特殊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承诺书第17条特别规定"不得在封闭车库连续充电超过4小时",这与该车型搭载的"超级快充"技术形成微妙对冲。汽车工程师王振涛分析:"这可能是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预防性措施,但确实会影响用户体验。"

车主群体的冰火两重天

在沈阳铁西区某小米汽车体验中心,记者见到正在签署承诺书的张先生。"能理解政府的好意,但每月要去检测站打卡确实麻烦。"他指着承诺书第9条补充道,"特别是这个'雨天限速80km/h',北方暴雨天气并不多见。"

反对声浪同样强烈。由328名车主组成的维权群组提出三大质疑:承诺书法律效力存疑、条款设置缺乏科学依据、补偿机制尚未明确。法律专家指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行政机关无权强制公民签署此类民事协议,但政策中"未签署者将限制充电桩使用"的条款,实际上形成了变相强制。

行业蝴蝶效应初现端倪

政策出台48小时内,长春、哈尔滨等地经销商反馈咨询量骤降30%。资本市场反应更为直接,小米集团港股当日下跌4.2%,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跟跌2.7%。某造车新势力内部文件显示,已有5个城市开始研究类似监管方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必然经历的阵痛。去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中,私自改装引发占比达61%,政府监管前移可以理解,但需要更柔性的管理智慧。"

给车主的专业建议

仔细核对承诺书中的技术条款与购车合同约定

要求主管部门提供完整的检测标准文件

通过"12345"热线反馈合理诉求

保留好每次检测的原始数据记录

关注中国汽车召回网等官方信息平台

这场监管风暴揭示出智能汽车时代的治理新课题。在技术创新与公共安全的平衡木上,既需要企业的技术担当,也考验着政府的监管智慧。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或许该重新思考:当驾驶乐趣遇上安全红线,我们真正需要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