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连退两步,与此同时,李显龙也就相关国际局势发声。这一系列动态,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特朗普此前肆意推行高额 “对等关税” 政策,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极大冲击。但在遭受多方压力后,其态度出现明显软化。先是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 “对等关税”,随后又宣布豁免部分产品。美国民众长期饱受物价上涨之苦,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科技巨头与华尔街巨鳄们也因关税政策,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市场前景不明朗,纷纷表达对政策的反对。此外,中期选举的压力也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若特朗普继续强硬推行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失去大量选民支持。在种种压力之下,特朗普不得不对其强硬的关税政策做出调整。
李显龙(资料图)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近期的公开讲话中,对当前国际局势,尤其是中美关系和美国关税政策发表了深刻见解。他指出,自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两党便在对华问题上达成共识,将中国视为严峻挑战。美国一心想要阻止中国超越自身,维持其领先地位;而中国追求自身发展与应有的国际地位,这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双方的这种深层次矛盾难以调和,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冲突。李显龙强调,特朗普所谓的 “对等关税”,本质上是美国放弃过去数十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贸易体系。美国不再遵循以往的贸易规则,转而追求 “美国独赢” 的局面,只关注自身利益,全然不顾其他国家的得失。这种做法,无疑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长期以来,新加坡在中美之间奉行 “对冲战略”,试图维持 “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 的二元稳定结构。但随着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态度愈发明显,新加坡维持这种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新加坡也深受影响。李显龙明确表示,新加坡应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以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新加坡始终坚定地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即便美国背离了这些原则,新加坡也将努力维持全球贸易体系的运作。李显龙认为,尽管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世界并非只依赖美国。若其他国家能够加强合作,依然有很大机会维持全球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转。
李显龙(资料图)
中美贸易冲突的根源错综复杂。从经济层面看,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使其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但实际上,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其自身经济结构、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单纯依靠关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政治和战略角度而言,美国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挑战,试图通过贸易战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这种战略误判不仅给中美两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冲击了全球贸易秩序。中美互征关税,导致双方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提高,市场信心受挫。许多依赖中美市场的跨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计划被迫调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
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众多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纷纷对美国商品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欧盟等经济体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使得全球贸易陷入螺旋式下滑的困境。国际贸易规模萎缩,企业订单减少,许多工厂减产甚至停产,大量工人面临失业风险,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显著增加。尽管美国在破坏多边贸易体系,但国际社会并未坐以待毙。其他国家积极寻求合作,努力维持多边贸易体系的运转。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例,其在经过调整后,依然在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通过加强区域合作,试图降低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冲击,为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政策转变以及李显龙的发声,为我们观察当前国际形势提供了重要视角。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才是实现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的基石。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其关系的稳定与否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双方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妥善解决分歧。其他国家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未来,国际社会需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