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肩”克难,肩关节重建术让七旬婆婆重燃生活希望

武汉交通广播 2025-04-07 11:53:02

(记者肖钰泓一,通讯员唐雅婧、曹京)

“本以为摔了这一跤,后半生就完了,没想到手术后恢复得不错,已经可以进行康复锻炼了!感谢你们让我又有了生活的希望!”近日,肩关节重建术后进行康复训练阶段的何阿姨,心存感谢地向武汉市武昌医院关节外科团队致谢。

一周前,家住杨园新村67岁的何阿姨外出运动时,不慎滑倒,其左肩着地,当即剧痛难忍、无法活动,被紧急送往武汉市武昌医院关节外科。主治医师肖志刚接诊后,结合CT检查结果,确诊为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极高危型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病共存,还伴有抑郁症状。”主诊医生肖志刚指出,考虑老人目前的身体状况,建议放弃传统钢板复位固定术,替代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当天,科主任王国波组织老年病科、临床营养科、心血管内科开展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同意尽快实施手术。

通过严格细致的术前方案,4月3日,关节外科专家团队仅用2小时,为何阿姨顺利完成了人工肱骨头置换。和术前评估的一样: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肱骨头下骨质薄如蛋壳,若使用传统的钢板螺钉固定,就好比把木棍插到泥沙里,易移动拔出,后期骨折复位丢失可能性大,而老年患者再次手术会加重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术后X光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次日,何阿姨便能下床活动,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抓握、屈伸等基础训练,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提升。

“本以为后半生就摔在这一跤上了,没想到手术这么顺利,效果又好!现在自己穿衣吃饭冇得一点问题!”何婆婆激动地展示着康复成果。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老年骨质疏松人群,高龄患者的粉碎性骨折如同破碎的石膏雕塑,传统的复位钢板固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后期复位丢失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也并不少见,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康复,降低肩部慢性疼痛的风险。”医生肖志刚解释。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复杂骨折的重要手段,可大幅降低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概率。尤其适合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复杂骨折患者,术后结合科学康复,能让患者快速回归正常生活,极大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