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伟达”市值狂飙,39岁创始人陈天石问鼎江西首富

网络情感分析师 2025-01-05 09:49:23

中国“英伟达”市值狂飙,39岁创始人陈天石问鼎江西首富

今年,一家被誉为“中国的英伟达”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市值连翻数倍,引发了广泛关注。一直以来,芯片领域被视为中国的短板,外国企业常借此卡脖子,然而,这家公司的崛起似乎预示着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英伟达的困境

英伟达,全球AI芯片市场的领军者,长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然而,最近它却陷入了麻烦,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其在数据中心GPU市场是否存在垄断行为。英伟达在全球AI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90%,数据中心业务是其盈利的关键。一旦被认定垄断,罚款不可避免,未来业务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寒武纪的崛起

就在英伟达焦头烂额之际,中国芯片企业寒武纪却迎来了转机。此前,寒武纪连续亏损七年,鲜为人知。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尤其是ChatGPT等应用的火爆,全球对AI芯片的需求激增。寒武纪专注于AI芯片研发,恰好赶上了这一波热潮。

此外,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的频繁制裁,也促使国内加快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步伐。高端AI芯片以往多依赖进口,在美国制裁下显得被动,国产替代的需求愈发迫切。寒武纪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积累,成为了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研发实力雄厚

寒武纪的成功并非偶然,与其持续重视研发密不可分。即使在连续亏损的七年中,寒武纪也未停下研发的脚步。截至2023年6月底,寒武纪已申请2774项专利,其中1011项获得授权。创始人陈天石,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同时也是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招募了大量名校精英,不断改进智能处理器的架构和指令集,提升产品性能。

市值飙升

2024年,寒武纪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其市值在一年内飙升387%,成为“A股之王”,总市值达到2800亿。39岁的陈天石也因此一跃成为江西首富。陈天石出生于江西南昌,自小对计算机领域充满兴趣,中科大少年班的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基础,后在中科院计算所深造,成为中国顶尖人才。

2015年,陈天石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支持,与哥哥陈云霁主导研发出全球首个能“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命名为“寒武纪”。次年,陈天石成立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商业征程。2017年,寒武纪1A处理器集成于华为麒麟970芯片,应用于华为Mate10,此后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产品实力强劲

寒武纪的产品实力不容小觑,其思元590芯片性能直接对标英伟达高端芯片A100,在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测试中表现出色,部分模型训练性能甚至与A100平分秋色。除思元590外,寒武纪产品线丰富,涵盖云端、边缘端智能芯片、加速卡、训练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面临的挑战

尽管寒武纪市值飙升,但其未来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寒武纪在技术和市场上虽有进步,但与英伟达相比仍存在差距。此外,寒武纪此前一直亏损,虽然2024年股价上扬,但如何保持持续盈利是个难题。研发投入的减少也可能影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寒武纪目前资金紧张,市值与收入不成正比,资金账户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2020年上市时,寒武纪仅募集到25.82亿元,对于高科技公司而言杯水车薪。2022年定增26.5亿元,因审查问题最终只拿到16.7亿元。到2024年年中,公司账上现金仅剩13.83亿元,比2023年底减少超过三分之二。

未来可期

尽管面临挑战,寒武纪并不悲观。其“思元”系列芯片已在阿里云、浪潮、曙光等服务器商及科大讯飞等AI算法公司大量供货。科技型公司稳定营收需要时间,寒武纪的发展值得期待。在全球AI芯片竞争这场马拉松中,它虽已取得不错成绩,但前方的挑战依然众多。未来能否突破困境,成为英伟达般的世界巨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