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盆栽矮化术,咖啡厅桌面造景,半年养护日志,这点要牢记
在很多地方,人们总是想在各种场景里种上好看的绿植。比如说在咖啡厅,要是能有个漂亮的小盆栽点缀桌面,那氛围肯定特别好。
说到适合放在咖啡厅桌面造景的绿植,鸢尾就挺不错的。鸢尾有很多品种,像德国鸢尾就挺常见,花色丰富得很,红的、粉的、紫的都有,花朵还特别大。不过呢,一般的鸢尾植株可能有点高,放在桌面不太好看,这时候就得用到矮化术了。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之前有个网友分享的经历,他在自家阳台种鸢尾,原本长得高高的,不好看,后来专门学了矮化术,那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我们先来说说鸢尾不同品种之间的对比。除了德国鸢尾,还有黄菖蒲。黄菖蒲的花朵是黄色的,看起来特别亮眼。它和德国鸢尾比起来,黄菖蒲的花瓣更宽大一些,植株也稍微矮一点。还有西伯利亚鸢尾,花色有蓝紫色、白色等。这个品种比较好养活,耐寒性不错,在华北地区,冬天的时候,只要稍微注意一点,西伯利亚鸢尾就能安全过冬,可不像一些南方品种那么娇弱。另外,还有矮鸢尾这个品种,它天生就比较矮小,很适合盆栽。像在南方的广东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矮鸢尾在室外种着都长得挺好,要是在北方,就得注意防寒。
那鸢尾盆栽矮化到底该怎么做呢?这可得有点技巧。首先,在选择鸢尾种球的时候就得讲究。要选那种健康、饱满的种球,这就好比挑水果,得选好的原料。种的时候呢,别种太深,大概种个种球高度的两三倍就行了。有个昌平的朋友,以前种鸢尾老是种太深,结果鸢尾长得慢,还容易倒伏。种好之后,浇水不能太多,要让土壤保持湿润但是不积水。在最初的3天里,要多观察土壤的干湿情况。如果土壤表面干了,就浇一点水,但别浇透。
过了7天左右,鸢尾可能开始长新叶了。这时候要是发现叶子有点发黄,可能是缺肥了。别着急,可以施一点稀薄的液肥。我曾经在公园见过有人种的鸢尾叶子发黄,他也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有人告诉他可能是缺肥,施了肥之后就好了。在15天的时候,要看看鸢尾的生长空间够不够。如果植株长得太密,就得拔掉一些,保证通风良好。像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气候比较闷热,通风不好的话,鸢尾容易生病。
到了1个月的时候,鸢尾可能就长花苞了。这时候要控制浇水,不然花苞容易掉。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花苞长得不好,要及时剪掉,让其他花苞能有足够的养分。我记得有个网友说,他的鸢尾本来花苞很多,结果因为浇水太多,掉了一半的花苞,特别可惜。
除了鸢尾不同品种和矮化这些,我们再说说它在咖啡厅桌面造景方面的一些事儿。咖啡厅的环境比较特殊,人流量可能是时多时少,光线也不太一样。有些咖啡厅光线比较暗,那在选择鸢尾的时候就得注意了。太喜光的品种可能就长不好。我有个朋友在他家的咖啡厅种鸢尾,一开始选了个喜光的品种,结果放在靠窗但是光线不太够的位置,鸢尾长得稀稀拉拉的,花朵也不大。后来换了耐阴一点的品种,才慢慢好起来。
而且,在咖啡厅里,鸢尾盆栽的大小也要合适。太大可能显得拥挤,太小又没效果。一般来说,直径20到30厘米左右的盆栽就比较合适。还有盆花的搭配也很重要。可以把鸢尾和其他一些小型的多肉植物搭配着种在一个盆里。比如说和十二卷属的多肉搭配,十二卷属的多肉叶片胖胖的,和鸢尾的优雅花朵形成鲜明对比,特别好看。
在半年的养护过程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重点。除了前面提到的1个月的情况,到了2个月的时候,可能要给鸢尾换盆了。如果发现鸢尾的根系长满了花盆,就得换个大一点的盆。换盆的时候要小心地把旧土抖掉,修剪一下老根,再种到新盆里。我见过有个南方的小花农,他养鸢尾就特别注意换盆这件事。他说如果不换盆,鸢尾的根系会互相缠绕,吸收养分的能力就会下降,花也不好看。换盆之后呢,要给鸢尾施一次复合肥,让它更好地生长。
3个月的时候,鸢尾可能已经开了好几茬花了。这时候要及时剪掉残花,既美观又能减少养分消耗。我在东北的朋友,他养鸢尾的时候就在这个环节出了点小问题。他觉得残花还挺好看的,就一直留着。结果后来发现鸢尾的新芽长得不太好,后来才知道残花会和新芽争夺养分。
4个月的时候,要让鸢尾接受适当的修剪。把长得过长的枝条剪掉,让植株保持美观的形状。像在华北地区的城市里,很多人家里都喜欢种鸢尾,他们在修剪的时候就比较有经验,知道怎么剪能让鸢尾看起来更好。
5个月的时候,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鸢尾容易受到蚜虫的侵害。如果发现有蚜虫,可以用一些低毒的杀虫剂进行防治。有次我在西南的一个小镇上看到有人养鸢尾,被蚜虫侵害得厉害。他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还是找了镇上的农业技术人员才解决了问题。
6个月的时候,鸢尾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变慢。这时候可以给它施一点有机肥,为来年的生长做准备。在华南地区,因为气候比较温暖,鸢尾在冬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修剪一些枯枝,保证植株的健康。
在这半年的养护中,还有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差异来调整养护方法。就像在华北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冬季来临之前得给鸢尾做好防寒措施。可以用干草或者塑料薄膜把鸢尾包起来,防止冻伤。而在华南地区,常年比较温暖,可能就要注意排水的问题。因为雨水多,如果不注意排水,鸢尾就容易烂根。
再说说这鸢尾盆栽在咖啡厅桌面造景的养护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鸢尾可能会被冻死。我知道有个北方的咖啡厅老板,想在店里弄些鸢尾桌面造景,但是冬天没有注意防寒,结果很多鸢尾都没熬过去。而在南方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适当的遮阴和充足的水分,鸢尾也会生长不良。有个南方的咖啡厅,夏天把鸢尾盆栽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没几天鸢尾就焉了。
湿度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在干燥的西北地区,要经常给鸢尾盆栽喷水,保持空气湿度。我听说有个西北的网友,在家里种鸢尾的时候就因为忘记了湿度的问题,鸢尾的叶子都干得起皮了。而在湿度比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又要注意防止霉菌滋生。有个东南沿海的朋友,他的鸢尾盆栽就因为湿度太大,底部的叶子发霉了,后来通过通风和控制浇水才解决问题。
光照的时长也有讲究。在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像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要给鸢尾适当的遮阴,避免阳光过强灼伤叶片。而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比如一些山区的北坡,要给鸢尾补充足够的光照,可以放在有灯光补充的地方。
土壤的选择在不同地区也不一样。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土壤肥力高,但是排水性可能不太好,就要在种植鸢尾的时候适当改良土壤,加入一些沙子。而在黄土高原,土壤比较疏松,但是在肥力上可能有所欠缺,就需要多施肥。在沿海地区,土壤可能会有盐碱化的问题,这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土壤,比如用一些酸性肥料。
在咖啡厅桌面造景的鸢尾盆栽养护中,浇水的时间也很关键。不能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浇水,这时候浇水容易导致鸢尾的根系受损。最好是在早晨或者傍晚浇水。这也是我从一个花友那里听来的经验,他就吃过中午浇水的亏。
鸢尾的生长速度在不同季节差异很大。在春天和夏天,生长速度快,可能每周都能看到明显的生长变化。但是到了秋天和冬天,尤其是冬天,生长速度就会变得很缓慢。这也决定了在不同季节养护的重点有所不同。春天要侧重于施肥和促进生长,冬天则侧重于防寒。
在咖啡厅桌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鸢尾盆栽的美观性还和周围的其他物品的搭配有关。如果周围是一些现代风格的简约灯具和装饰,鸢尾盆栽可以选择浅色系的花朵,比如白色或者淡黄色,会显得更协调。如果周围是一些复古风格的摆件,那色彩更丰富浓郁的鸢尾可能更合适。
从整体的养护周期来看,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每一步的养护都关系到鸢尾在咖啡厅桌面造景中的效果。就像我的一个邻居,他也在咖啡厅里弄了鸢尾桌面造景。他在前几个月的时候精心养护,鸢尾长得特别好。可是后来因为忙其他事情,忽略了养护,结果鸢尾就慢慢枯萎了。所以说,养护鸢尾是需要持续关注的事情。
在这半年的养护过程中,你还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比如一次意外的水淹,或者是周边环境的突然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调整养护方法。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独特的鸢尾养护问题呢?或者你在鸢尾盆栽的搭配上有什么独特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