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放屁,是肠癌预警?提醒:放出这4种屁,或是癌症来临的信号

调和养生之道 2025-04-29 14:32:5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被家人搀扶着送了进来。一进门就直喊:“肚子胀得不行,放屁放了一整晚!”

值班医生一边安慰他,一边赶紧安排检查。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愣住了——晚期肠癌,已经转移。

谁能想到,一连串看似“臭屁连天”的日常小事,竟是身体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

这位患者姓李,是个典型的老好人,爱喝酒、常熬夜,平时也不太关心身体的小毛病。

家人回忆,这半年他经常放屁,尤其是晚上,声音大、味道冲,有时候还夹着点“异味”,一开始大家只当是肠胃不好,谁也没当回事。直到这天夜里,他肚子痛得在床上打滚,才紧急送医。

此时,病已深入骨髓,根本来不及后悔。

很多人觉得放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当成笑谈,谁还没放过几串响屁呢?但你知道吗?屁,其实是身体的“报警器”,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屁,可能是癌症正悄悄爬上门的“前奏”。

我们每天平均会放10到25次屁,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肠道里的气体排出的方式。这些气体来自哪里?一部分是我们吞进去的空气,比如吃饭说话时不小心咽进去的;另一部分则是肠道里的细菌在分解食物时“制造”的。

说白了,就是肚子里的“工厂”在加工食材时产生的副产品。

当你发现自己放屁的频率突然明显增加,或是屁的味道异常恶臭、夹带血腥味、连带腹痛或者排便习惯改变,那你就得重视了。

因为这些可能不再是普通的肠胃不适,而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第一种值得警惕的,是“臭味浓烈、难以忍受”的屁。

正常的屁虽然也不香,但通常只是轻微的臭味,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屁突然变得像“臭鸡蛋”“腐肉”“下水道”一样冲,那可能是肠道内有坏菌大量滋生,甚至可能有肿瘤阻塞了肠道,使得内容物腐败发酵,从而散发出强烈臭气。

特别是当屁臭得连自己都受不了时,千万别再当笑话看。

第二种,是“放屁次数明显增多,伴有腹胀不适”。

有些人大清早就开始放屁,一整天都没个消停,肚子胀得跟皮球似的。

这种情况如果持续超过两周,尤其是没有换饮食习惯、也没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时,就要小心了。肠道癌症早期会影响肠壁的蠕动,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发酵产气,于是就屁声连连。

这种“屁如连珠”可不是好兆头。

第三种,是“带有腥臭血气味的屁”。

这个就非常危险了。如果你的屁闻起来有种奇怪的血腥味,或者屁完之后发现肛门有血,千万别拖。

很多肠癌患者早期就有这种症状,只是被误以为是痔疮,结果一拖再拖,等到确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屁中带血,身体喊救命,不容忽视!

第四种,是“放屁伴随排便习惯改变”。

以前每天一次便便,现在三天一次或者一天五次?以前大便成型,现在稀稀拉拉、颜色发黑?这些都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肠癌早期常常伴随排便习惯紊乱,有些人甚至觉得肚子总像没拉干净,屁也多得离谱,这些都可能是肿瘤在肠道里“作怪”的表现。

当屁与便一同异常,务必尽早就医。

很多人习惯把屁当成“笑料”,但屁是我们身体最不容忽视的“信使”。特别是中老年人,肠道功能开始减弱,更容易出现肠道病变。

一旦发现屁有异常,别再“捂脸装没事”,而是要“睁眼看警报”。

说起肠癌,它可不是悄悄来的“小偷”,而是潜伏多年后突然发作的“杀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超过55万例,是最常见的癌种之一。

而它的隐匿性极强,早期常被误当成普通肠炎、痔疮、消化不良等,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肠癌的“温水煮青蛙”式进展,才是最可怕的。

从最初的轻微腹胀、放屁多,到后来的排便不规律、便血、消瘦,其实身体一直在发出信号,只是我们习惯性地忽略了。

特别是一些人有家族肠癌史、饮食偏好高脂低纤维、缺乏运动、吸烟饮酒,这些都是已知的高风险人群,更需要警惕。

很多人问:“医生,那屁多就一定是癌吗?”当然不是。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凭肉眼判断哪种屁只是“豆腐吃多了”,哪种屁却是“肠道出事了”。

面对频繁或异常的屁,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哈哈一笑”,而是“查清楚”。

早筛,才是对抗肠癌的关键。

目前医学界推荐,年满45岁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肠癌史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别怕肠镜“难受”,这点不适和癌症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早发现、早治疗,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而一旦发展到晚期,生存率就会断崖式下降。

回到文章开头的李先生,如果他在半年前就对自己的异常放屁重视起来,早点做个检查,也许现在还能陪着孙子散步,而不是躺在病床上后悔莫及。

我们总以为,“小毛病不算啥”,但身体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出问题,每一个异常,都是一封写在“臭屁”里的求救信。

别再忽视它,也别再把屁当玩笑。

提醒每一位读者: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放屁明显变多、变臭,甚至伴有腹痛、便血、排便异常,那就别再犹豫了,该检查就检查,别等到“臭屁变告别信”才追悔莫及。

每一次忽视,都是给疾病可乘之机;每一次警觉,都是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3[R]. 北京: 国家癌症中心, 2023.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0, 42(4): 275-292.

[3]王建南, 赵斌. 放屁异常与肠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消化病杂志, 2021, 28(6): 833-836.

1 阅读: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