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杂志的一项调查数据说,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影响下,超过1200名科学家正在考虑离开美国,占受访者的四分之三。
目的地包括欧洲、加拿大,以及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美国科研界的“逃亡潮”正在悄然上演。

科研环境恶化
特朗普政府大刀阔斧削减研究经费,联邦资助科研项目纷纷被砍,数万名联邦雇员被解雇后又被迫重聘,科研人员的未来变得愈发不确定。移民政策的收紧、学术自由的争议,也让不少科研人员感到焦虑不安。
过去,美国曾是全球科学家的理想国,如今却成了不稳定的战场。

调查显示,最容易受影响的,是那些刚起步的年轻研究人员。在690名研究生受访者中,548人考虑离开;在340名博士生中,255人有同样的想法。
他们的导师甚至直接劝他们趁早寻找别的国家发展,因为留在美国,科研之路只会更加艰难。
一名从事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生表示,特朗普政府停止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资金后,她的研究支持和助学金直接消失。
她的导师设法找到紧急资金帮她维持一阵,但她不得不开始申请助教职位,而竞争异常激烈。她已经在寻找欧洲、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科研机会,因为在美国,农业研究已经不再是优先事项。

学术寒冬来临?
美国科学界的动荡,让许多研究人员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
一位受访者说,对于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科学家来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些已经在学术界站稳脚跟的首席研究员能熬过去,但年轻科研人员可没这个本钱。
美国曾是全球科研的灯塔,如今却成了科研人才纷纷出走的沼泽地。当科学家们纷纷选择离开时,美国还能维持自己的科技优势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