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4月16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启程赴美,美日关税谈判即将于同日(美国时间)召开。在美国本轮加税中,日本被全面加征24%的关税。日本政府选择先于他国赴美谈判,试图让美国对日本豁免关税。日本的期待能否实现?如果未能如愿,美国本轮加征关税将给日本经济带来哪些打击?中日韩经贸合作又该如何推进?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蔡桂全博士撰文解读。
今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4月2日,又对日本输美商品全面加征24%所谓“对等关税”。美国针对日本的一系列关税举措已导致两国经贸关系陷入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危机之中。
01.美国加征关税,重创日本经济
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看似是简单的贸易措施,实则不然。这是美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中获取优势、掌控规则制定权的关键一招。
2023年美国对日本75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集中在汽车、机械器具、电子设备等领域。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强迫日本扩大对美石油、天然气以及农产品等进口,以此缩小贸易逆差,同时逼迫日本进一步加大对美投资,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日本相关产业的利益,也扰乱了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所谓“扭转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不过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借口。其真实目的是利用关税壁垒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延续自身主导地位和美元霸权体系。

2024年7月26日,在日本东京一家连锁超市,一名男子经过摆放大米的货架(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钟雅 摄
在美国的“关税大棒”重重砸向日本之际,最先受到重创的是日本股市。4月7日日经225指数大幅下跌7.83%,创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大跌幅。特朗普宣布延迟实施追加关税后,11日日股剧烈反弹。股市的一连串波动让投资者信心受挫,大量资本选择观望,不敢轻易入场。这严重影响了日本资本市场的稳定,阻碍了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美国作为其重要出口市场,加征关税直接导致日本出口企业成本飙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急剧下降。
野村综合研究所预计,加征关税将使日本实际GDP下降,汽车关税叠加影响更大,预计带来约4万亿日元的损失,日本经济增长前景一片黯淡。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指出,关税可能使日元贬值,贸易赤字扩大。目前,出于对经济形势的担忧,日本央行对加息举措更加谨慎。而汇率波动加剧,不仅影响日本的进出口贸易,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削弱了日本经济的稳定性。
02.日本选择谈判,前景困难重重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日本政府目前选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4月16日,负责对美关税谈判的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启程赴美,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展开谈判。
这场争取关税豁免的谈判,本质上更像是在向美国求情,而不是平等的谈判,注定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石破茂今年2月访美与特朗普会谈,由于承诺加大对美投资、进口天然气等,特朗普没有当场提及贸易逆差等敏感话题。但这一表面成果只是美国的缓兵之计,特朗普对美日贸易逆差始终耿耿于怀。此次美国加征关税目标明确,短期内不会轻易放弃。在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日本很难在谈判中达成对自身有利的协议。

人们走过日本东京涩谷车站前的十字路口。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摄
除了沟通谈判以外,面对关税危机日本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设立咨询窗口、强化资金支持、助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支援国内市场的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解企业压力的作用,但恐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关税带来的深层次问题。近日,石破茂又提出对每位国民支付5万日元以应对冲击,但也只是短期的安抚手段,无法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
03.与其寻求豁免,不如携手维护自由贸易
面对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全球关税大战,国际社会应共同抵制,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让各国经济能够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中日携手应对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挑战,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对维护全球经济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双边合作。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利用既有合作机制促进贸易便利化。
推动技术共研。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合作,共享成果,设立联合基金培养人才,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025日本国际食品饮料展上的中国展区。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推动区域一体化。共同推动RCEP的落实与升级,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扩“员”进程。
加快新型合作机制落地。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构建东北亚经济合作圈,建立统一规则标准,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共同维护多边体制。在WTO框架下加强合作,支持WTO改革发展,在贸易争端解决、规则制定上协调立场,抵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争端解决机制中相互支持。
文章转自聚焦中国ChinaFocus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