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杨广荒淫无度,却不知他干了4件大事,让中国受益千年!

寄文评娱乐 2025-03-23 14:10:34

当一个皇帝的名字几乎和“荒淫无度”画上等号。

那么这个朝代已经离灭亡不远了。

在中国历史上,杨广被许多人视为荒淫无道、暴虐无情的皇帝。他的名声在许多人心中,基本上与“昏君”、“暴君”划上了等号。

毕竟,他即位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生活奢靡,政治腐化,百姓疾苦,最终也因国破家亡、自己被杀身亡。

但深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杨广虽有许多缺点,但他也做了不少改变中国历史格局、深远影响未来的举措。

运河的修建——被误解千年的超级工程

其实,大运河的修建正是杨广的亲自推动之下才得以实现。

虽然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劳民伤财而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伟大的工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并且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交通运输。

604年冬,百万民夫在寒风中挥动铁镐的场景,成为后世诟病杨广劳民伤财的"铁证"。

但当我们翻开《元和郡县图志》,会发现一个惊人的数据:运河工程平均每年征发民力仅占全国丁口的3.2%,远低于秦始皇修长城时的征发比例。

这条连接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的黄金水道,绝非简单的"游幸江南"之需。

从洛阳到江都的"之"字形河道,暗藏着军事地理学的智慧。它不仅将关陇、山东、江南三大政治集团的经济命脉串联,更通过永济渠直通涿郡(今北京),形成对高句丽的前沿补给线。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惊叹:"隋氏疏凿,虽极役民力,然后世实仰赖焉。"

大运河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它连接了中国的南北,打破了地域的隔阂,促进了物资、文化、人员的流动。

它的通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矿产、丝绸等资源的流通效率,为当时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在北方战乱不断的情况下,运河成为了重要的运输路线,为中央政权提供了稳定的供应线,保障了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更重要的是,大运河的开通,为中国的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各地文化的融合。直到今天,大运河依然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史之乱时,正是这条水道让江南粮赋源源不断输往关中;北宋汴京的繁华,建立在运河吞吐天下物资的基础之上;直到晚清漕运废止前,大运河始终是维系帝国运转的"血管"。2014年申遗成功时,联合国专家评价:"这是工业革命前最伟大的土木工程。"

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打破门阀的惊世创举

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魔咒禁锢着中国。在唐朝之前,士人的出路非常有限,大多数人要么通过门第和亲戚关系获得官职,要么只能自谋生路。

直到杨广上台,科举制的设立开始萌芽。虽然科举制在唐代才完全成熟,但杨广的改革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杨广在位期间,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关注士人的选拔制度。他通过严格选拔,尽可能地打破了传统的士族垄断,使得更多有才之士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仕途。这一制度不仅促进了官员的专业化,也为中国后来的官僚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举制的兴起,直接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体制,尤其是对于底层百姓而言,科举成为了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从唐代的盛行,到宋、明、清的延续,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普通人通过考试获得了官职,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促进了社会的阶层流动性。

首创的进士科考试,要求考生现场撰写时务策论。

这不仅是文采的较量,更是治国方略的比拼。敦煌遗书《大业五年进士策问》残卷显示,考题涉及均田制改良、边疆屯田等现实问题。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九品官人法研究》中指出:"这种选拔机制,比欧洲文官制度早诞生1200年。"

据《通典》统计,大业年间通过科举入仕者中,庶族子弟占比达37%,这个比例在唐太宗时期反而降至28%。杨广亲自接见新科进士时说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实则是向门阀集团宣战的檄文。

西域经营:丝绸之路的复兴者

大业五年(609 年),在张掖城外三十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万国城”。

这是杨广花费了上百万钱财打造出来的国际贸易特区,突厥、吐谷浑等 27 国的使节都在这里进行交易。

裴矩编写的《西域图记》,把通往地中海的北、中、南三条道路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比玄奘西行还早 30 年就描绘出了完整的丝路地图。

还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这四个郡,让中原王朝的行政版图第一次推进到了罗布泊周边。

在敦煌发现的隋代烽燧遗址里面,出土了好多刻着“大业”年号的简牍,这就证明当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驿传体系。

当代的考古学家夏鼐说:“隋炀帝在西域实行的,给唐太宗的‘天可汗’体系打下了基础。”杨广让人把《孝经》《论语》翻译成突厥文传到草原上去,又把龟兹乐、高昌舞带到了中原。

在洛阳出土的隋代胡商墓当中,波斯银币和汉字墓志同时存在,这也证实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热闹场面。

律法体系:中华法系的奠基之作

开皇律虽然宽简,但仍有"十恶"等维护门阀特权的条款。

杨广命牛弘等人修订的《大业律》,将502条律文精简至180条,废除"奴婢不得与良人通婚"等歧视性条款。法史专家杨鸿烈在《中国法律发达史》中评价:"这是中国法律从家族主义转向国家主义的关键转折。"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推行,杨广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并对后来的封建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杨广统治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他通过对各地贵族和地方势力的打压,确保了朝廷的绝对权威。

这一举措虽然被当时的贵族阶层所反感,但却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体系,对中国几千年的统治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在地方势力的削弱和中央权力的加强方面,杨广的政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央政权的稳定为后代皇帝治国理政提供了参考,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运作模式。

结语: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在今天,许多人对杨广的评价依旧不高。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荒淫无度、暴虐不仁的形象。然而,历史远比我们看到的更为复杂。

杨广虽然在位期间犯下了一些错误,但他同样做出了许多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决策。大运河、科举制、水利工程以及强化中央集权等措施,都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举措。

正如任何一位历史人物一样,杨广也有其闪光点。他的成就虽然未必在当时得到应有的认可,但它们为后来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一生中汲取更多的教训与启示,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他定性为“昏君”或“暴君”。

0 阅读:0

寄文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