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马上就要到了,618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年中考验。
据IDC公布的数据,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每个季度的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0%,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样下滑,整体低迷的市场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虽然国产手机厂商在努力突破高端市场份额,但效果并不明显,苹果仍是高端市场的主导者。为了进一步寻求增长,厂商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中端手机市场,让中端手机市场也“卷”了起来。
今年618,在2000-3000元档位,我们能买到怎样的中端手机?
旗舰配置扎堆下放,简单又有效?
为了让自家产品在中端手机市场更具竞争力,厂商们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法——把旗舰级配置下放,提高性价比。
性能曾是中端手机很常见的短板,现在已经得到大幅改善,部分中端手机甚至用上了旗舰机同款芯片,即使你只有中端手机的预算,也可以不在性能上妥协。
售价不到3000元的红米K60 Pro搭载了骁龙8 Gen2旗舰芯片,向今年的旗舰手机看齐,妥妥的旗舰级性能。
另外,售价2299元的iQOO Neo8、2699元的一加Ace 2等中端手机都搭载了上一代骁龙8+旗舰芯片,这颗芯片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实际性能表现备受好评。现在即使购买中端手机,也能享受第一梯队的旗舰级性能,更好满足游戏玩家的需求。
旗舰级芯片的应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让中端手机也能具有畅玩游戏的硬实力。
另外,还有不少中端手机采用了第二代骁龙7+、天玑8200芯片,这是今年新晋的中端芯片,虽然在性能上与第一梯队有一定距离,但同样能够提供不错的性能,购机时尽量优先选择搭载上面这些芯片的产品。
在充电方面,中端手机有着跨越式的进步,不少都轻松超过百瓦。比如上面提到的iQOO Neo8支持120W闪充、一加Ace 2支持100W 闪充,还有真我GT Neo5支持更激进的150W秒充等,充电速度甚至超过不少旗舰手机。
在2000到3000价位段,你很容易就能买到百瓦级的中端手机。除了充电功率大幅提升,少数机型还支持无线充电,可以说是相当卷了。
中端手机的屏幕也有很大进步,基本都用上OLED屏幕,主流分辨率提升到1.5K,相比此前的1080P分辨率,清晰度提升明显。高刷新率基本是标配,支持120Hz/144Hz高刷,配合不错的显示素质,综合显示效果让人满意。我们在选购中端手机时,1.5K高刷屏幕规格应该成为基础标准。另外,红米K60系列还采用了更激进的2K分辨率屏幕,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与此同时,部分直屏中端手机还去掉了屏幕塑料支架。比如一加 Ace 2V、红米Note 12 Turbo都去掉了屏幕塑料支架,视觉效果和手感都有明显提升,也能提升机身质感。
部分中端手机还会注重影像效果。比如最近发布的小米Civi 3中端手机,搭载了IMX800大底主摄,传感器拥有1/1.49英寸传感器面积,支持OIS光学防抖,有效提升成像质量;一加Ace 2搭载IMX890大底主摄,1/1.56英寸,支持OIS光学防抖;荣耀90搭载2亿像素主摄,1/1.4英寸大底。近期发布的OPPO Reno10还配备了3200万像素的长焦镜头,在中端手机比较难得。
大底主摄、OIS光学防抖,这些都是在旗舰手机常用的配置,这些配置的下放,让中端手机成像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拍摄体验更好。即使你对手机成像效果有一定要求,也能找到更合适的产品。
另外,上面提到的iQOO Neo8搭载了自研芯片V1+,带来游戏插帧、影像实时优化等旗舰级体验。
大容量存储在中端手机中变得更加普及,12GB+512GB大存储版本变得很常见,部分手机还推出了16GB+1TB的组合,看齐旗舰手机,大容量存储不再是旗舰手机的专属。
近年来,中端手机整体设计和质感有明显提升。不少中端手机都会采用手感更好的玻璃材质,部分还会用上旗舰玻璃工艺。以往只能在旗舰手机上看到的素皮材质,现在也下放到中端手机,比如售价2299元的iQOO Neo8提供了素皮材质版本。对中端手机手感、设计感有所要求的消费者,也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另外,少数中端手机还会推出联名版,融入动漫或者游戏等元素。比如刚发布的小米 Civi 3 迪士尼100周年限定版,这款产品在外观上进行了深度定制,加入了迪士尼相关元素,很有个性化,价格仅为2899元。类似的还有红米Note 12 Turbo 哈利·波特版、此前真我推出的GT Neo2龙珠定制版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今年618,你能买到怎样的中端手机?
旗舰级配置的加速下放,确确实实提升了中端手机的综合体验。在2000-3000元价位段,不少产品都有不错的实力,部分配置甚至还抢占了旗舰机的风头。
中端手机在硬件性能、充电速度、屏幕显示、影像等核心方面的配置都有令人惊喜的升级。
在性能上,中端手机所搭载的芯片涵盖了骁龙8 Gen2、骁龙8+、第二代骁龙7+、天玑8200等;充电方面,不少中端手机都能突破百瓦,支持150W、120W、100W 快充;显示部分,大部分中端手机都会采用OLED屏幕,1.5K高刷屏幕很常见,甚至还能买到2K高刷屏幕;影像方面,部分中端手机搭载IMX800大底主摄、IMX890大底主摄、2亿像素主摄等,支持OIS光学防抖;存储方面,可选16GB+1TB大容量存储组合。
无论你对游戏性能或者充电速度、拍照等有所要求,2000-3000元价位段的中端手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你,给你不错的体验。
尽管中端手机已经很卷,但由于价格限制,很难实现面面俱到,配置上通常会更偏向某个侧重点,总有一定短板。比如影像表现特别好的产品,充电速度较为落后等。
综合来说,现在中端手机的性价比基准已经提高很多,两千出头就能买到配置不错的产品,能够轻松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这么卷的中端手机市场,可以闭着眼睛买?
虽然中端手机全面提升的配置让我们更容易选购到适合的产品,但部分中端手机可能会在某些地方悄悄缩水,以降低成本。比如部分手机可能会使用塑料中框、塑料背板,或者屏幕边框过粗,还可能会采用凑数副摄、转子马达、单扬声器等配置,或者没有配备OIS光学防抖等,这些都会影响综合使用体验。
另外,中端手机还可能会在频段、导航等方面阉割。比如支持的频段较少,在出国等场景的信号可能会受到影响。部分产品只支持单频GPS导航,特定场景影响导航精确度。
中端手机在综合配置上,会与旗舰手机有一定区别,不过大部分中端手机都能提供不错的综合体验。
2000-3000元价位段,中端手机还能保持硬件配置的差异化,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侧重点选购,这样才能买到更合适的产品。
下一步,中端手机应该走向何方?
中端手机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旗舰级配置的加速下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性价比,有效提升中端手机的综合体验,增强吸引力。
但一味靠下放硬件配置所带来的优势往往是短期的,用户粘性不会很高,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哪家产品的配置更高更便宜,用户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改变选择。
虽然说目前中端手机配置也有一定差异化,但不少差异化配置对技术要求不算高,难以成为技术壁垒,很容易被友商快速跟进。很多硬件配置是供应链通用的,比如SoC芯片、屏幕等,缺乏核心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和旗舰手机一样,想要在中端手机市场具有独家竞争优势,同样需要核心技术支持,打造技术壁垒。
近年来,消费者换机周期加长,只靠卷硬件配置、性价比等,难以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中端手机除了要懂得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外,还需要通过核心技术打造出突破性创新,这样才能增强换机动力。往这样方向 “卷”才能给行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但这也对厂商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结
现阶段,中端手机配置升级对体验提升较为明显,即使在2000-3000的预算,你也可以购买到一台体验不错的中端手机,618期间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由于价格限制,中端手机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你也能享受到某些旗舰级特性。比如骁龙8+提供的旗舰性能、带光学防抖的IMX890大底主摄出色的成像效果,150W的充电速度等。购买中端手机时,可结合上面提到的中端手机新特性以及个人偏好来选择,这样可以买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无论中端手机怎么卷,消费者都能受益其中。性价比虽然是中端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但除了单纯的拼硬件配置外,也应该打造更深层次的竞争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手机老是整这些没用的,核心要素不管;后续换手机,我只买6.5英寸以下的,现在日常使用时间频率太高了,手累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