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后,一支后代逃到韩国,成了开国元勋,2013年已认祖归宗

大博小阳 2025-04-19 14:09:17

【前言】

大家都知道岳飞,他是大家公认的“中国头号民族英雄”。就连小孩子也知道,那个害岳飞被冤枉死的大坏蛋秦桧。但岳飞这位大将军的后代现在过得怎么样,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岳飞是民族英雄,我们得关心关心他的后人现在过得咋样,对他们好点。

那岳大将军家里,还有没活下来的后代呢?大伙儿都明白,古代那些坏透了的宦官当官时,干坏事都特别谨慎,他们的原则就是得“赶尽杀绝”,生怕被整倒的人的后代找上门来算账。因此,把人家全家都杀光的事儿,经常发生。

像岳大将军那样忠心耿耿又勇猛无比的人,他的后代免不了会受到牵连。至于秦桧这种大坏蛋,他肯定会一查到底。但岳大将军的后人,绝非等闲之辈。

那时候,秦桧拼命追捕岳飞一家,差点就把他们全家都杀光了。但幸运的是,岳飞有一支后代还是躲过了秦桧的毒手,他们一路逃到韩国。到了那边后,他们不仅安顿下来,还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最后竟然成了开国的功臣!

2013年,那些岳飞的后代,之前在韩国的,终于回到了中国。你可能会好奇,他们当初咋会去韩国了呢?到了那儿后,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还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开国的大功臣?咱们一块儿来扒一扒这段往事。

【精忠报国,功高盖主】

岳飞心里就想着为国家打仗,特别是“靖康之耻”那以后,岳飞就铁了心要在前线对抗金兵,想让南宋再次威风起来。多亏了岳飞这样的英雄,南宋才没在金人手里早早垮掉,保住了大片江山,让南宋的历史得以延续。

不过南宋的皇上宋高宗,压根儿就没琢磨过要跟金人死磕到底。在南宋那会儿,文官当道,写诗作词才是主流“活儿”。宋高宗对金人的态度,简单明了,那就是“能躲就躲,能不打就不打,心里不想打,实际上也不敢打”。总而言之,宋高宗是豁出去了,动员整个国家,一门心思就想着跟外界讲和。

岳飞当然不会点头答应,国家大事他可以不插手,但想当年,岳飞统领雄师,岳家军的赫赫威名传遍四海,让敌人一听就吓得魂飞魄散!

岳飞刚开始当兵那会儿,就跟着南宋的大将韩世忠混,战场上他拼死拼活地干,到处转战。经过好几场大战,他们打下了大宋的六个城池,岳飞因为这些战功,一下子就成了南宋有名的“中兴四将”里的一个。

大宋的安宁靠的是中兴四将的守护,尤其是岳飞和韩世忠,他俩都是对抗外敌的猛将,立下战功无数。保卫自己的家园,那是必须的!岳飞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打过去!

因此,当宋高宗赵构被一群“坏蛋臣子”围着,为了短暂的安宁,让秦桧去向金人低头求和,不打就认输的时候,岳飞挺身而出。岳飞一开打,不仅收回了南宋的一些失地,还狠狠地教训了金兵一顿,让金兵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再来骚扰南宋。

可南宋时候那个立下大功的岳飞,盼来的却不是皇上夸奖,反倒是满朝文武的嘀咕。秦桧作为南宋的当朝宰相,他主张跟金人“讲和”,觉得哪怕给金人点银子,能换来安稳和太平也划算。朝廷里支持议和的大臣们,大多也是这么想的。时间一长,赵构也觉得这种“不打就认输”的议和办法,实在是再对不过了。

因此对于岳飞这类坚持要打仗的人,我们真的是看不起。特别是岳飞为了对抗金兵,他手下的兵力已经强大到超过了南宋朝廷的军队,比朝廷还更有威风。当然了,南宋除了岳家军,其他军队也确实没啥战斗力,毕竟他们都把心思放在写“诗词歌赋”抒发情感上了。

岳飞是主张打仗的那一派,他手里的兵权太大,这让当时的皇帝赵构心里很不安。而且,岳飞手里也没啥别的东西能保自己。在南宋大家都想着“不打就认输”的风气里,岳飞就像个另类,支持他的人并不多。说白了,岳飞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没啥后台。秦桧看出了赵构的心思,就开始想办法给岳飞安个莫须有的罪名,最后害了岳飞,自己也成了历史的罪人。

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就被关进了大理寺的牢房。在那里,他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满江红》,这首诗后来广为流传,成了经典。他的英雄事迹也同样被人们长久地记住,名垂青史。

秦桧给岳飞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连累了他的后人。老百姓一听说抗金的大英雄岳飞没了,整个城里立马就笼罩在一片哀伤里。岳飞在朝廷里不受那些主张“不打就认输”的大臣待见,但在民间,他的名声可响亮了,普通老百姓都特别敬重他。这也就是为啥岳飞能一直被人们记住,传颂到现在。

岳飞离世后,按理说,他的遗体不该被遗弃在荒郊野外,但幸运的是,一位敬仰岳飞的狱卒悄悄把他的遗体安葬好了。

因为年纪太小,没被人留意到,结果有三个孩子最终幸存了下来。

岳飞的三儿子岳霖,多亏了朋友贡祖文出手相助,才逃过一劫。贡祖文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而岳飞的五儿子岳霭呢,也幸存了下来。后来啊,他们的后代经历了一些波折,竟然还去了韩国定居......

【岳飞后代在韩国成了李氏王朝开国元勋】

岳飞的几个娃,从小就被养父不断讲述岳飞当年的那些勇猛故事,让他们以父亲为榜样。岳飞最小的儿子岳霭,后来自己也有了一大堆后代,但他一直都没忘老爸岳飞的那些英雄事迹。

岳霭是岳飞最小的儿子,岳飞出事时他还很小。但年纪小并没阻挡岳霭追随父亲的脚步。在别人的照料下,岳霭渐渐长大。为了向父亲学习,他开始练武,并且还把武功传给了自己的后代,希望岳家世世代代都身体强健,能瞅准时机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岳家的男儿再次扬眉吐气。

到了宋孝宗那会儿,朝廷又开始认真对待岳飞被害的事情了。不光恢复了岳飞的官职,还给他建了岳飞陵。最关键的是,朝廷下令找岳飞的后代,要好好对待他们,给他们好处和官职。

但秦桧为了掩盖自己的恶行,早年间就把有关岳飞的大部分书籍都给毁了,想找到关于岳飞的东西真是难上加难。

后来,岳飞的后代们不断努力,四处找寻有关他们先辈的各种信息。就这样,一个个岳飞的后代慢慢被发掘了出来。

岳飞的后代大多身手不凡,因此在朝廷里很吃得开,像元朝时期大名鼎鼎的岳浮海和岳豆兰就是例子。

岳豆兰这家伙,后来带兵去了高丽。可等他打算回来的时候,元朝那边已经乱套了,正在换皇帝呢,他也没地儿去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在高丽扎下根来,继续打仗。

打着打着仗,李之兰在高丽闯出了名堂,还换了个名字叫李之兰,赢得了李成桂的信任。于是,他就跟着李成桂一起打天下。慢慢地,李成桂越来越看重李之兰,最后把高丽的大军兵权都交给了他。

高丽李家原本就挺有能耐,李之兰一来,那势力更是不得了。直到有一天,那个胆大的高丽国王让李成桂带兵去打明朝,李成桂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就是鸡蛋碰石头,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兵马反了,转头去打那个“好欺负”的高丽国王。到了1392年,李成桂就宣布自己当上了老大,还向大明朝投了降。

李成桂特别看重李之兰,一直把他当亲信,对他特别客气,待遇也非常好。李之兰在高丽的那段日子,过得真是滋润极了。

但李志之兰心里明白,他姓岳,乃岳飞的后人!身为中国人,尽管他们的后代在韩国长大,但岳家军的英勇事迹却一直被口耳相传,从未被遗忘。

她一直想回国,但总是没碰上机会。到了2013年,经历了一番曲折后,他们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时,中国那边岳飞的后代主动联系上了韩国这边,帮忙找到了当年被迫流放到高丽的岳飞后裔。

同时,我们举办了纪念岳飞诞辰910年的活动,把岳飞的子孙后代都聚到了一起。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岳家的后代们一直都在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

岳飞的后人数量到底有多少,岳飞被害后,他的子孙都去了何方_大儿子篇岳飞,这位历史名将的后代问题,一直引人。在他遭遇不幸后,人们很好奇,他的子孙后代都怎么样了,特别是他的长子。据说,岳飞被害时,他的家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他的后代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四处奔散,寻求安身之所。长子作为家族的希望,更是肩负起了延续血脉的重任。关于岳飞长子后来的去向,历史记载并不详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和家人为了躲避追杀,辗转多地,最终在某个隐秘的地方安顿下来,默默地繁衍生息。虽然历经风雨,岳飞的子孙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他们或许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血脉中的那份英勇和坚韧,却始终流传下来。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