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那些事

文献佑人间 2025-03-29 19:14:35

我不止一次听到,许多地方有这样的习俗:春节,尽管它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如果在外的人因为忙,或者赶不上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而无法不返乡,人们并不会怎么会责备,而清明时节,在外的人工作再忙,生活再难,回家的路途再遥远、再艰难,也得返家参加相应的祭祀活动。否则,便会遭到乡里乡亲千夫所指。

是的,这些天,日历上的清明节,它以“倒计时”的方式,不断提醒着人们,清明前后,再难、再忙,也请赶回家乡,为故去的先辈、亲友坟头培些新土,陪他们讲讲话……  

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已经失去父母亲的亲兄妹,曾经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哥哥给妹妹送去一瓢糠,妹妹必给哥哥送去一篮菜。兄妹俩偶尔凑在一起,两碟小咸菜,便有说不完的话。日子渐渐富裕后,彼此天各一方,于是少了你来我往,甚至不再在一起谈天说地。只有在清明时节,兄妹俩才有机会走到一起,在双亲的坟前跪拜,烧纸,一同洒下一样的泪水。

不用说,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大背景,亲友们借清明节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多么的弥足珍贵。清明节,满足了人们怀念离世亲人的情感需要,也在密切着人际关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杜牧这首耳熟能详的《清明》,是经典,是故事,更是多少人的人生经历。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清明,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是对死者的一次深切的怀念,都是在世亲人的一次团聚。

写在日历上,粘在墙面上的挂历的清明节,一年只有一天。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人们理当和睦相处,让爱的暖流滋润心灵,丰富生活。

0 阅读:1

文献佑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