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那生育观念,那可是“多子多福”,家里孩子多,那是热闹又有底气,还能传宗接代。可现在呢,连农村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这反差可太大了!“三农”学者温铁军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温铁军说,这是乡村社会中的家庭撕裂造成的社会乱象。很多农村孩子十七八岁就出去打工,外面的老板就喜欢招17到28岁这个黄金年龄段的劳动力,眼疾手快,能跟得上生产线。
可这个阶段,恰恰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段。而且,很多夫妻打工不在一个地方,就算在一个地方,也都是住大宿舍,根本不利于生育。就好比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人就像机器上的零件,忙忙碌碌,根本顾不上生孩子。
这种生产方式,硬生生把农村家庭撕裂了,就算有生育意愿,也很难在最佳生育年龄达到最好的生育结果。

可这背后,真的就只有这一个原因吗?当然不是!现在养孩子,那成本高得吓人。农村家庭养一个孩子到18岁,平均花费至少30万。
要是生个男孩,还得准备“婚姻成本”,彩礼、房车、婚礼,轻轻松松就能突破50万大关。在河南、山东等“彩礼重灾区”,娶媳妇要“一动不动”(车+房)加“万紫千红”(15万现金),家里要是有俩儿子,直接就被压得喘不过气,
甚至可以说是“自杀式生育”。以前大家比谁家儿子多,现在都比谁家儿子少,这转变简直让人唏嘘。
再说了,现在农村女性的生育权也发生了转移。以前在农村,生育是“家族任务”,女人就是“生育工具”,婆婆说生几个就生几个。
可现在不一样了,80%的90后农村女性觉得“生不生自己说了算”。生育带来的身体损伤、育儿焦虑,还有工作机会的丧失,这些都让女性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更加谨慎。
现代社会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女性不再只局限于家庭,她们也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生育不再是她们生活的唯一重心。
而且,现在年轻人的生育目的也变了。以前生孩子是为了家族绵延、养儿防老,追求“多子多福”。可现在的90后、00后觉得,生孩子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有一个孩子就够了,二胎三胎根本不考虑。
毕竟,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想被太多孩子束缚。

农村生育观念的转变,带来的影响可不小。一方面,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村子越来越冷清,缺乏活力。
另一方面,农村的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也受到冲击,很多传统习俗可能会逐渐消失。

咱不能光看着问题干着急,得想办法解决。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能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生孩子。
同时,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大家敢生孩子。还可以加强对农村生育观念的引导,宣传生育的重要性,让大家认识到生育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农村人不愿意生孩子,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得重视这个问题,一起努力,让农村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家人们,你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