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至北,从贵州到西藏,从四川到西北再到新疆……
中国的西部啊,是一首 荡气回肠的史诗 。
广袤至极,绵延万里,穿越时光,诉不完,叹不尽。
西北的辽阔与悠远,总能唤起我们心中 对自由的渴望 。
那片天地天生属于 苍茫与不羁 ,它只欢迎真正热爱自由,对那千年往事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人。
在西北的旅行,情绪永远是如影随形的。
你的情绪游荡在古人的羁旅与辛劳中;
飘散于古人的智慧与慈悲间;
跳跃于那传世文明的一笔一划上。
有人说:去西北,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河西走廊”
大漠、戈壁、丹霞,绿洲...一路既有苍凉风沙又有热情民族,沙漠与绿洲之间,华夏与西域文明之间碰撞出了美妙的火花。
在西北,最美的时分,永远是在黑夜来临时分。
炫彩的日落,一半戈壁,一半彩霞。
荒蛮与华彩融合,同时闯入你的双眼,让你只想狠狠的张开双臂,拥抱这份独属于西北的迷乱。
在这里,连空气都散发着遥远的气息,似乎在争先恐后的,想要对你诉说 独属于它们的故事 。
这份色彩的极致冲撞感
是张掖给你带来的
是河西走廊给你带来的
一路往西走,就来到了 嘉峪关 ,明代的边境,当时的国境至西。
一道边关,带来的是一整个民族的安宁,游牧民族无法再轻易进犯。
烽火台之下,伫立着多少仁人志士,多少中原好男儿的报国之心。
他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多少青春与血汗,让人一想起就涌起深深的感动,血液似乎也随之沸腾。
这份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荣誉感
是嘉峪关给你带来的
是河西走廊给你带来的
再往西走,当然就来到了 敦煌 。
写到敦煌,手会有点抖。
因为它的地位太重,它的创伤又太多,它的宝藏太惊艳,它的历史又太曲折。
它是中华文化最瑰丽的宝库之一,波澜壮阔,只一眼便足以铭记终生。
这种亦梦亦幻的恍惚感
是敦煌给你带来的
是河西走廊给你带来的
月牙泉 。苍茫沙海与辽阔天地之间的那一潭水。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
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
如果你有心事,就去月牙泉。
躺在鸣沙山那里,轻轻的,轻轻地把自己的故事告诉那里的天,那里的沙,那里的风。
漫步在山间泉畔,与黄沙微风静坐相对,在清冷和宁静中,品味着最纯粹的孤独。
这份近乎于极致浪漫的孤独
是敦煌给你带来的
是河西走廊给你带来的
几千年来,河西走廊,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太多的人。
凿空西域的 张骞 ,少年英将 霍去病 ,璀璨敦煌开拓者 乐尊 、一代旅行家 马可波罗 ……
他们每一个人,都让人充满敬意。
是他们的存在, 让我们的荒凉大漠“活”了起来 ,开始流动,开始繁华,让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如今,对西北充满心动与向往。
仿佛去那里走一趟,身体的每个细胞,所有的血液,都变得 热烈又深沉起来 。
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想去聆听佛音喃喃,与古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想去掬一捧弱水,那是代表着对爱情的专注。
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去寻觅唐诗中的五凉国,去寻觅一份千古怀想。
有人说:“不见大漠远不到尽头的荒凉,便不见丝路的灵魂。”
如今的河西,故事依然飘荡。
她又空旷又孤寂, 又荒凉又充满醉人的魅力 ,惹的人心痒痒。
走一次河西走廊,从张掖开始,过嘉峪关,出玉门关,最后在敦煌落幕。
起始于城镇,终结于大漠,这1000多公里的西部旅行,便画上了最圆满的句号。
对很多人来说
河西走廊一直都是年少时的一个梦
所以很多时候, 什么都不想做
天天梦着, 要去大西北浪一浪
所以我也总是会
忽然,又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