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长称,全球贸易危机的根源,在于让中国入世贸,不欢迎中资

青橘罐头呐 2025-04-16 17:58:55

文 | 青橘罐头呐

编辑 | 青橘罐头呐

前言

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之际,一位印度高官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

同时也是态度强硬的表示,不欢迎中国在该国投资建厂。

那么他的观点是否言之有理?又为何会对中国投资持如此强硬态度?

印度高管的惊人言论

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之际,印度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

可以说这番言论反映了印度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暴露出其在国际舞台上谋求更大影响力的野心。

除此之外在这场轮胎会上,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最近的一番言论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全球贸易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历史性事件。

可以说他的这番言论不仅让人大跌眼镜,更是引发了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深度反思。

回顾历史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这一举动在当时被普遍视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当时各国纷纷期待着这个庞大市场的开放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而这种快速崛起虽然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

这种说法背后反映的是印度,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的不满。

他们认为中国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和巨大市场,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不成比例的优势,这种优势并非完全基于公平竞争。

不得不说,戈亚尔的言论确实有些偏激,毕竟全球化的进程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单纯将问题归咎于某一国家未免过于简单化。

这种乐观情绪背后,是印度希望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更重要位置的雄心。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印度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中国的竞争,还包括自身的基础设施短板、复杂的监管环境等诸多挑战。

不仅如此,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在4月11日的时候,还表示不打算接受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

而印度又为何这样说,有怎样的“底气”?

不欢迎中资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中国投资。

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正经历着一场微妙的变革,2020年4月,印度政府出台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政策。

来自共享陆地边界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必须获得政府批准,这一举措虽未明确点名,但显然主要针对中国。

而在4月11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l的言论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政策立场的持续性。

他强调印度并不鼓励来自中国的重大投资,这一态度似乎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不变。

回顾25年前,当印度向中国开放外国直接投资时,中国资本并未大规模涌入。

如今历史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重演,但背后的动机和国际环境已截然不同。

不仅如此,戈亚尔的言论也强调了,印度每年培养大量STEM毕业生,这为国家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他还认为,印度缺乏外来技术支持并非劣势,反而可能成为推动本土创新的催化剂。

而他还非常自信的认为,印度的创造解决方案的能力,会比中国提供给印度的要更加的好。

可以说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的背景下,印度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抉择,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印度似乎看到了一个重新定位自己在全球经济中角色的机会。

印度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在这场全球经济重组中占得先机。

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吸引外国投资,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并最终使印度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那么乐观,尽管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和不断增长的消费群体,但在基础设施、法律环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投资者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印度还面临着如何在吸引外资与保护本土产业之间取得平衡的难题。

而在对外关系方面,印度的策略显得颇为微妙。

印度政府试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拉近关系,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可能会呈现出多元化、区域化的特征,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合作仍将是主旋律。

在这个新的格局中,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将是一个重要变量,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观察者网2025-04-09——无语!印高官竟称贸易战是“大好事”,怪中国加入WTO

2025-04-11——印度不鼓励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