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叫李雅,今年38岁,初中毕业,是一位农村妇女,两个孩子的宝妈,无职业;老公叫宋刚,今年40岁,高中毕业,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每月5000元。
来自李雅的讲述,真挚而温馨。
我和老公结婚13年了,感情一直不错,婚前在市里打过零工,但是婚后随着孩子的出生,我再也没有出去打过工,就在家里闲着的时候,种种地,种种园,接送孩子上下学,干干家务活。
由于居住在农村,花费也比较少一些,买的东西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因为吃的粮食和蔬菜,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也就是偶尔买点自己不种的菜品。
我有两个孩子,大宝今年11岁,是个女孩;二宝今年七岁,是个男孩,两人相差4岁,都上小学。
平时我负责两个孩子的上下学接送,回来后也干不了多么点活,基本上又要接送孩子,我觉一天从早忙到晚,也干不了什么事情,只能零零碎碎的干点手工活补贴家用。
说实话每个月只靠老公在工地上打工的那5000元钱,到最后也剩不了多少。没有人情往来还好说,如果碰上人情往来,每个月就基本没钱了。
所以一有空,我就做点手工活,帮人家缝缝十字绣,缝补衣服,多少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老公脾气比较好,很体贴人。他在工地上干活已经很累了,每次回家从不叫苦叫累,还帮我干家务活,这令我很感动。
邻居翠莲姐和我的情况一样,她老公也在工地上打工,她在家里伺候两个孩子,但是结果和我大不一样,每次都得挨老公的骂,每次她老公都骂她,说她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连个饭都做不好,有时还打她。
翠莲姐很羡慕我的日子,她说:不管有钱没钱,只要夫妻能和气气地过日子就是幸福生活。
想想的确如此,有多少钱能算多呢,人生永远有挣不完的钱,但不是有钱就能找到生活的幸福。

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我并不羡慕城市里的生活,我觉得在农村居住也挺好的,空气新鲜,人与人之间也比较容易相处,都很朴实。
我一共女姊妹三个,号称“三朵金花”,母亲从小对我们挺满意的,只是父亲因为没有男孩,整天有点唉声叹气,并说没有人继承他的香火。
母亲今年67岁,父亲三年前因病离世了,父亲得的是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医生建议让他化疗,他不接受。
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他也不愿意受那个罪,反正化疗也治不好,到最后还得走那一步,早走一步晚走一步都差不多。
父亲算是看透了人生,他选择了回家休养,在最后的半年里,我们尽心尽力的伺候他,陪伴他,最后父亲离世时说了一句话:生儿生女都一样。
我们三个女孩其实学习成绩都挺好的,但是父亲那时候都是重男轻女,不愿意让我们女孩上学,说能帮家里干活就帮家里干活,女孩子能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到最后,父亲才悟明白这个道理,他终于没有带着遗憾离世。

大姐是家里学习最好的,在学校里每年都是级部第一名,那年母亲身体不好,生病住院,家里又有七八亩地没人管。
父亲就让我们三个人当中下来两个,我们并有没有抓阄,我和小妹商量了一下:我俩的成绩不如大姐好,那就让大姐继续上学吧,我们两人下来。
大姐果然不负众望,那年以全市第一高分进入了985大学,市里还给我们家资助了一些钱。
父母都以大姐为骄傲,村子里的老少爷们也都以大姐为骄傲,一提起大姐都竖起大拇指。
大姐大学毕业之后,和姐夫一起开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也不知道他们一年能赚多少钱,也没好意思问,反正是住着别墅,开着豪车。
大姐对我和小妹都挺好的,每年都给我们送一些东西和钱,我们不要都不行。
母亲也特别青睐大姐,大姐就是她的骄傲和资本。
今年父亲生前盖的是10间养殖区的房子,碰上拆迁赔付了150万元。
出于公平起见,母平均分成了三份,我们每人分得50万元。
母亲的做法让人无可厚非,说不出什么。
但是大姐的确是大姐,她念及我们主动辍学的恩情,她主动放弃了这50万元的赔付款,她没有要,说让我两个妹妹分吧,但是母亲却不淡定了。
母亲说:既然你大姐不要了,那我就参与她那份吧,你们两人每人还是50万,我留50万养老。
这种做法我和小妹都不怎么支持,因为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她心中把大姐看待很重要,并不怎么考虑我们的感受。
母亲的做法并没有错,但我和小妹老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像迷失了方向一样,说不上什么感觉。
对于母亲的做法,大家支持吗?欢迎留言讨论。

结语: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要想和睦和谐,就不要斤斤计较,对有些事情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勤于反思,经常换位思考。
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属于自己的,就属于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也不要去觊觎。
感谢您的阅读,麻烦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