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日票房仅800万却成日冠,中国电影市场怎么了?

笔墨留香处 2025-04-09 20:56:39

今年的清明档电影市场,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部名为《向阳·花》的电影,在口碑普遍不佳、差评几乎淹没评论区的情况下,竟然以仅仅八百多万的单日票房成绩,登上了当日票房冠军的宝座。

这个现象不禁让人深思,是观众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还是当下的电影市场本身就缺乏足够优秀的作品来满足观众的期待?

放眼整个清明小长假期间的电影市场,确实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备受期待的一些影片表现远不及预期。

例如,由张艺兴担纲的《不说话的爱》,尽管有粉丝群体的支持,但最终票房也仅停留在七千多万,未能抵挡住网络上对其质量的广泛质疑,似乎印证了流量明星在缺乏资深演员带动下难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

另一部汇集了梁朝伟与段奕宏两位实力派演员的《猎狐行动》,市场反响更为冷淡,累计票房仅两千多万便早早显露颓势,几乎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向阳·花》的“夺冠”显得有些尴尬,它更像是同行衬托下的结果,而非自身品质的胜利。

由知名导演冯小刚执导,并由当红演员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在假期结束后票房仍未能突破亿元大关,这对于一部拥有如此主创阵容的电影来说,无疑是一次明显的市场失利。

日票房仅八百余万便能登顶,这侧面反映出同期竞争对手的乏力,也让观众感叹选择实在有限。

票房上的相对“成功”并不能掩盖《向阳·花》在内容上的诸多争议。

豆瓣开分仅6.6分,评论区充斥着大量负面评价。

“好烂的一部片”、“节奏太慢,剧情尬”、“看得人生理不适”等直接的批评,清晰地传达了部分观众观影后的失望与愤怒。

深入分析影片本身,观众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

电影讲述了主角高月香为了给女儿筹集二十万安装人工耳蜗的费用,不惜以身试法,最终入狱。

在狱中,她结识了几位背景各异的女性,共同经历了改造与挣扎,最终寻求新生的故事。

但这个故事的呈现方式,却存在着难以忽视的硬伤。

影片宣传时主打女性主义视角,意图刻画女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互助。

实际呈现出的内容却似乎充满了刻板印象和一种令人不适的视角。

高月香入狱的罪名——传播淫秽物品罪,具体来说是参与网络裸聊,这一设定本身就让一些观众感到了强烈的“男性凝视”意味,似乎将女性的困境简单化或奇观化了。

更让观众感到不适的是影片对于女性困境的表现方式。

高月香出狱后,试图重新开始生活,找到的第一份保洁工作,却因客人丢失手表而被经理无理怀疑。

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经理竟然要求当众扒衣搜身。

这种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牺牲基本逻辑和法律常识的情节,显得既突兀又廉价,仿佛只是为了增加一个所谓的“噱头”。

随后,高月香在酒吧卖酒,又遭遇了黑心老板的克扣工资和侵犯未遂。

镜头过多地聚焦于她被撕扯的衣物和痛苦的表情,这种直白甚至有些刻意的“虐女”情节,让许多观众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

导演似乎认为,只有通过展现极端化的伤害,才能凸显女性的苦难,但这反而落入了某种窠臼,缺乏对女性困境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理解与呈现。

除了视角问题,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显得相当割裂和难以理解。

高月香为了孩子铤而走险入狱,这个前提就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合常理,质疑其作为母亲的责任感。

而出狱后,她一方面想要改过自新,另一方面却在缺钱时轻易地选择坑蒙拐骗,甚至假冒警察进行诈骗,这种行为逻辑的跳跃让角色的转变显得生硬且缺乏说服力。

一个典型的情节是,当高月香向老板讨要被拖欠的工资险些被侵犯时,她的狱友黑妹及时出现,用酒瓶砸伤老板救了她。

脱险后的高月香非但没有感激,反而责怪黑妹破坏了她可能通过“深入交流”拿回钱的机会。

这种反应不仅不合情理,甚至显得有些荒诞可笑,进一步削弱了角色的可信度和观众的共情。

总体来看,《向阳·花》在剧情构建上漏洞百出,人物行为动机缺乏合理性,加之贯穿其中的“男凝”视角和刻意制造的冲突,使得影片的整体观感大打折扣。

观众的差评,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这种粗糙处理方式的不满。

除了剧本层面的问题,作为影片宣传重点之一的女主角赵丽颖,其表演也成为了观众讨论和争议的焦点。

不少评论指出,赵丽颖近年来饰演的角色类型过于单一,从《第二十条》到《浴火之路》,再到这部《向阳·花》,她所扮演的似乎总是带有母性光辉的边缘女性形象。

虽然演员在舒适区内打磨演技无可厚非,但过于频繁地重复同类角色,难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更何况,部分观众认为赵丽颖此次的表演并未展现出足够的深度和层次感,甚至显得有些呆板,不太适应大银幕的细腻要求。

具体的表演细节也被观众拿出来讨论。

例如,在表现被侵犯时的愤怒与恐惧时,有评论认为她瞪大眼睛、面无表情念台词的方式,显得有气无力,缺乏应有的爆发力,更像是虚张声势。

而在教黑妹唱歌的场景中,她习惯性的“嘟嘴瞪眼”表情,被认为与角色失足女的身份格格不入,像是将过去在古装偶像剧中的表演习惯带到了现实题材电影中,显得尤为违和。

这种表演上的争议,无疑让原本就因剧本问题而显得单薄的角色,失去了更多可能吸引观众的魅力。

演员与角色未能实现互相成就,反而暴露了各自的短板,这对于一部试图深刻探讨女性命运的电影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将《向阳·花》放回清明档的整体环境中看,它的“成功”更像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同档期的其他影片,无论是流量明星主演还是实力派演员加盟的作品,都未能激起足够的水花时,《向阳·花》凭借其话题度和主创阵容,成为了那个“矮子里的高个”。

但这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惊喜,反而可能加剧了观众对当前电影市场创作水平的担忧。

一部打着女性电影旗号的作品,却在剧情逻辑、人物塑造和视角呈现上暴露出如此多的问题,甚至被批评为利用“虐女”情节进行“诈骗式”宣传,这无疑是对观众信任的一种消耗。

与其在宣发上投入过多精力,甚至试图通过控制评论来挽回声誉,不如将更多心思放在打磨剧本和提升表演质量上。

电影市场的繁荣,最终还是要依靠高质量的作品来支撑。

当一部充满争议、口碑不佳的电影能够轻易登顶票房榜时,或许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市场究竟怎么了?

是缺乏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好故事,还是观众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降低了标准?

这部电影引发的种种讨论,或许能为未来的创作者提供一些镜鉴。

如何真正地讲述女性故事,如何塑造立体可信的人物,如何平衡商业考量与艺术追求,这些都是值得持续思考的问题。

那么,你对于《向阳·花》这部电影以及它所反映的市场现象,又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234
评论列表
  • 2025-04-11 08:58

    黑子营销号们歇歇吧,清明档期本来就是冷档,好意思出来乱造谣生事,谁雇你们出来挑事造谣拉踩的,要不让国家部门好好查查诸紫百家内娱一霸是咋回事

  • 2025-04-11 20:05

    清明也算小长假?周五,周六,周日。周六,周日本来就是周末

  • 2025-04-11 16:14

    小制作,票房过亿就是赚了。而且还是清明档,这个是这两年才定位“档”吧。

笔墨留香处

简介:笔墨留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