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的一天,38军113师师长江潮行军途中正坐下来休息。他抬头望了望天空,看到不远处正有两架敌侦察机飞来,江潮不禁皱起了眉头。

原来,113师刚刚接到38军下达的命令:迅速穿插到三所里,执行一项紧急阻击任务。
113师刚刚拿下德川,从德川到三所里有140多里路程。接到命令,大家顾不上片刻的休息,带上武器和干粮,马上开始了急行军。
因空中时有敌机侦机,江潮命令,大家出发前一定要做好伪装,以躲避敌机。
出发不久,果然听到远处传来敌侦察机的轰鸣声,大家赶紧停止行军,利用躲避敌机间隙做短暂的休息。
看到师长江潮一边休息一边把一张地图摊开来琢磨,副师长刘海清凑了过来,焦急地说:“师长,照我们这样的行军速度,三天也赶不到三所里。”
听了刘海清的话,江潮没有立即回答,他望了望经过伪装趴在雪地里的一动不动的战士们,又抬头看了一眼正在远去的敌侦察机。

忽然,他把地图收起来装到挎包里,转身对刘海清命令道:“传令下去,让战士们全部扔掉伪装,把行军目标暴露给敌人。”
“啥?全部扔掉伪装,行军目标暴露给敌人,师长不会是开玩笑吧。”
“我没有开玩笑,就是要暴露给敌人。”见刘海清一脸疑惑,江潮又重复了一句。
那么,江潮为什么要大家全部扔掉伪装,暴露给敌人呢?他真的不怕被敌侦察机发现,招来炮火打击吗?
当然怕,战士们的命也是命!
那江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话还要从志愿军入朝作战说起。

志愿军初次入朝26万人,且都是晚上行军作战,白天隐蔽。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眼里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用总指挥麦克·阿瑟的话说,中国贫穷落后,物资和武器匮乏,拿什么来打仗?而自己这边有大炮、坦克等精装武器,又有飞机空中支援,不用怎么打结果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志愿军必败无疑。麦克·阿瑟甚至提前放出豪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争,绝不会耽误美国大兵回家过圣诞节日。”
于是,麦克·阿瑟就在圣诞节前对志愿军发起新一轮攻势。
麦克·阿瑟恰恰低估了志愿军顽强的战斗力。
彭老总这边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敌人不是要发起攻势吗,那就提前布下口袋,诱敌深入,要让敌人有来无回。

为防止敌人临阵脱逃,彭老总把阻击敌人的任务交给了38军。而38军军长梁兴初又急令113师迅速迂回穿插赶到三所里,要在敌人到达之前,截断敌人南逃之路。
三所里是朝鲜地图上不起眼的一个小村镇,它连接着价川与平壤。113师要想迅速赶到三所里,必须昼夜不停,连续行军。
夜晚行军还好。白天行军,头顶上随时有敌人的侦察机盘旋,弄不好战士们就暴露在敌人的飞机之下,给敌人当了活靶子。
白天隐蔽,又会造成行军速度非常缓慢,按时赶不到三所里。
临行前,38军军长梁兴初交代:“这次战役成败,就看我军是否能够迅速抢占三所里。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成功阻击,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所做的整个努力将功亏一篑。”

如何既能在白天行军又不会招来敌侦察机的打击呢?
江潮发现,志愿军都是白天隐蔽,夜里行军。而南朝鲜军都是大摇大摆地白天行军。
江潮就让大家扔掉伪装,也学南朝鲜军大摇大摆地行军。江潮就是想给敌侦察机一个错觉:“我们是南朝鲜军。”以此来迷惑敌人。
果然,敌侦察机很快发现了行军途中的113师。当看到113师见到敌机不躲避,仍然大摇大摆地行军,飞行员误以为113师是李承晚的部队,就没有开火射击。
不用再躲避敌人侦察机,113师专心行军,速度提高了一倍,在敌人逃至三所里之前,先一步到达。
由于113师和兄弟部队早早堵在了三所里,被困在“口袋”里的敌人顿时乱了阵脚,四处乱窜,死伤无数。麦克·阿瑟让美军回家过圣诞的承诺终于落空。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江潮能把孙子兵法活学活用,不愧是一位军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