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之心的本质源于内心的残缺

浮生归来超少年 2020-07-28 11:02:34

现代社会,很多人的虚荣心理很严重,工作职位不如别人高,房子不如别人家的大,车子不如别人的贵……总是相互攀比,相互追逐。

在生活中,有虚荣心的人随处可见,他们的攀比无处不在,无论是邻居买了新的电动车还是同事用了新款的苹果手机,他们都会很快买来更新的东西,以显示自己的物质水平更高,根本不管自己的财政状况,也不管自己早就有了好几辆电动车和好几部手机。

盲目攀比的下场是凄惨的,首先就是你的生活中多了一堆自己根本用不完的东西,那就是看到别人有,自己跟风买来的。跟风的东西一旦过了风潮就会无人问津,于是你买来的东西很快就成了无用的垃圾。此外,爱攀比的人脑子里也塞满了垃圾,每天盯着别人买了什么、做了什么,以防自己落伍,这样还有什么心思做正经事?

常言道“人比人,累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人们不停地攀比,把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别人身上,却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最后只能是永远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将自己置于无穷尽的痛苦之中。

其实,简单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滋味,有些东西并非在实际中给我们带来多少用处,主要就是个面子上的问题。我们身边好多人就是喜欢攀比,总想追最新潮的东西。中国人好的就是面子,所以,国人对高档汽车和高档手机的消费还是比较热的,因为这两样东西是脸面。

许多人都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其实不一定。

爱面子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外看一朵花,内心一团糟,这是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

现在的人从内在把自己的腿都打断了,才会把表面的完整看作是一种完整,而完整的人才不会在意形式上的有没有。形式与真相是两回事,形式上有家有业幸福美满,不代表真相里一定圆满。不用形式解释真相,真相没那么浅,得到真相的人也必然不再在乎形式。

你才看到多大块天,就来别人的人生里比划完整不完整?快把你那可笑的小手指头收回去。内心残缺的人才特怕自己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样样和人比,样样要占个全。

为什么人喜欢用表面、形式的东西来判断他人?这是人自身的肤浅,肤浅得只能看个表面,比较个表面,再深的东西他没有,也不懂,更拿不出来。

有比较之心其实就是缺乏自信,怕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才要和别人比较,还是内在虚、无力。有了比较,就会有落差,然后心再难安。

比较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更多了解自己,树立学习的标杆,比较完了,多了些明白或想法。

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做自己。只有先成为自己,才能过好这一生。就像宗教或哲学里所谓的“圆满自足”,无欲无贪,充分地活在快乐的满足中。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