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厅(局)长谈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胡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奋力推动四川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3-14 11:40:54

作者介绍

胡斌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

奋力推动四川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人社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深刻指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四川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大机遇,突出改革主线,以“六个更加注重”系统谋划人社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实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更加注重就业优先导向,深化就业促进机制改革。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四川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深化就业促进机制改革,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制定出台四川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见,分行业分领域推动出台一批专项政策,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就业、管产业就要管就业”,健全“大就业”工作格局。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围绕四川六大优势产业和15条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培育就业增长点。制定出台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健全创业培训、服务、孵化、活动支持体系,发挥倍增效应。编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落实“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等领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扩大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推进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落实失业领金人员“一对一”帮扶机制,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加快推进全省“一张网”“一幅图”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建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进“大数据+铁脚板”,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良好就业生态。

更加注重稳定群众预期,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上指出,“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四川将立足于为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加快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巩固完善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探索实施补充工伤保险试点。落实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面开展社保高质量参保行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实施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健全“四位一体、四防协同”风险防控体系机制,守护好人民群众“养老钱”“救命钱”。

更加注重激发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人才是第一资源。四川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指示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围绕产业“建圈强链”新增职称评审专业,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职称评价体系,加强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智兴天府专家行”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释放。深入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和技能强企行动,加快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等载体建设。全面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四川省第一技师学院项目建设,打造“四川技能大赛”品牌。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流(调)动,严把新进人员入口质量,持续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

更加注重兼顾效率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四川将着力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助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推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加强企业工资指导,建立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川渝联动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体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制度,强化科技创新骨干人员激励。开展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完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

更加注重合法权益保障,深化劳动关系领域改革。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四川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不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新业态行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鼓励平台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劳动者职业归属感。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和争议处理机制,深化调诉衔接、裁检协同,坚决打击虚假劳动仲裁行为。持续深化治理欠薪,健全举报投诉、动态监管、信用惩戒等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着力纠治就业歧视、非法职介、招聘欺诈等突出违法问题,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企业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营造守法诚信用工环境。

更加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人社公共服务改革。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四川将深刻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温暖人社”建设。全面实施社保卡一卡通条例,制定加快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实施意见,加速打造一批跨部门跨领域、群众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推进人社一体化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推动就业、社保、人才人事、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领域数据内部融合融通、共建共享。加大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件事”开发力度。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创新推动一批川渝人社合作标志性项目、突破性改革,擦亮“川渝通办”品牌,探索川渝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异地“无感认证”,加快打造人社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升级版”。

编辑丨邱曼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