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济学家宋清辉和胖东来超市创始人于东来吵得不可开交,还闹上了法庭。简单来说,就是两人对“企业该咋经营”看法完全不同,互怼升级成了官司。
起因:一条微博引发的“口水战”宋清辉在微博上看到胖东来给基层员工发高薪(平均月薪近1万元)的新闻后,直接开怼:“这公司没真本事,只会靠炒作流量混日子!”还多次批评胖东来用“博眼球”转移经营压力,浪费公众信任。
胖东来一听炸了,觉得这些话是故意抹黑,今年4月直接告上法庭,说宋清辉侵犯名誉权,索赔至少100万,还发了公告说要“用法律武器硬刚到底”。
两人到底在吵啥?宋清辉觉得:
1. 我这是合理批评,企业有问题还不让说了?这叫言论自由!
2. 胖东来根本不算好企业:没技术含量,全靠老板于东来搞“土味管理”——比如干涉员工结婚彩礼、买房这些私事,甚至骂它是“河南企业的反面教材”。
胖东来反驳:
1. 批评可以,但你说我们“骗流量”“坑公众”就是造谣!
2. 我们给员工高工资、狠抓食品安全(比如之前有擀面皮吃坏肚子,立马赔钱+开除主管),这些实打实的付出凭啥被说成作秀?
越吵越凶,网友也吵成两派宋清辉放狠话要和胖东来“死磕”,还说对方起诉是想“堵住大家的嘴”,甚至暗示胖东来“和国家作对”。
吃瓜群众分成了两拨:
- 一拨支持胖东来维权:“企业名声不能随便毁,该告就得告!”
- 另一拨担心:“这么搞以后谁还敢批评企业?会不会变成‘谁有钱谁说了算’?”
还有人翻旧账:胖东来以前管员工私生活太严(比如限制婚礼彩礼),这种“家长式管理”早就有争议,这次吵架算是旧账新仇一起算。
为啥他俩的矛盾这么深?- 于东来的“家文化”:他觉得企业对员工要像家人,管工资也管生活,但有人吐槽这是“控制欲太强”。
- 宋清辉的“毒舌人设”:他以前也喷过华为,但华为没告他反而请他参观,对比之下,胖东来直接起诉,让他觉得对方“玩不起”。
说白了,这事儿吵的是两个问题:1. 企业能不能用法律“封批评者的嘴”?
2. 老板到底该不该像家长一样管员工?
现在官司还没结果,就让我们静静等待这个事件最后会如何收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