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名称
家畜家禽粪污微生物发酵技术
二、技术概述
1.技术基本情况
2.提质增效情况
三、技术要点
1.配套专用设施设备。设施包括集污池、喷淋池、微生物异位发酵池及阳光棚等;设备包括污水(泥浆)切割泵、搅拌机、自动喷淋机、槽式翻抛机和变轨移位机等。
3.发酵原料。包括发酵基质和发酵菌。发酵基质可选用谷壳、木屑、椰子壳粉、花生壳粉等。以谷壳、木屑为原料时,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4:6。发酵菌应选用耐高温的专用菌种,按发酵基质容积首次添加量为lkg/3m³。
4.粪污喷洒。发酵原料装填高度1.5-1.7m,原料装填完毕即可按照粪污测算量,将暂贮在喷淋池中的粪污通过喷淋机一次或多次地喷洒到发酵池表面;多个发酵池可轮换错开喷淋时间;粪污与发酵基质混合后水分含量以55-65%为宜。
6.发酵温度及其周期。每次喷淋粪污后,经24小时发酵后,发酵池表面以下35cm处的温度应上升至45℃左右,48小时后应升至60℃以上,在此温度下保持24小时后,再行下一次粪污喷淋。发酵周期约为3天。
7.及时补充发酵基质。当发酵池内发酵基质的高度沉降15-20cm时,应及时补充发酵基质,以维持池内发酵基质的总量。
8.腐熟基质利用。发酵基质原料一般可使用1-2年;腐熟后的固态粪污混合物可用来加工有机肥、食用菌栽培基质、设施蔬菜栽培基质等多种原(辅)料。
全省适养区。
五、注意事项
2.严防发酵池渗漏。发酵池地面及墙体内侧面应作防渗漏处理,确保污水不渗出。
3.严格控制粪污喷洒量。发酵基质每日粪污喷淋量不得超过30kg/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