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迎来双重转折。3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通过包括天然气管道突袭等战术,已夺回库尔斯克州86%被乌克兰控制的领土,并成功进入战略要地苏贾市中心升起国旗。乌克兰方面承认正有序撤退以减少损失,但尚未完全撤出苏贾。俄总统普京同日视察前线时强调,需“彻底解放库尔斯克”并建立边境安全区。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称,乌军在此方向已损失超6.7万人及7000余件装备。
与此同时,美乌双方在沙特吉达会谈后达成关键协议。乌克兰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提议,但前提是俄方同意停火条件;美国则宣布恢复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联合声明称,停火可经双方同意延长,并需同步推进战俘交换、人道救援等事项。俄罗斯外交部回应称,任何协议必须基于俄方核心诉求,包括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承认俄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主权等。
3月11日美乌吉达会谈现场
国际博弈同步升温。美总统特朗普表示或于14日与普京通话推动停火,并警告俄方若继续开战将面临“毁灭性”金融制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重申“不承认任何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并称乌美已就稀土资源开发达成框架协议。
当前,俄军凭借火力优势持续压缩乌军防线,而西方援助迟滞令乌方陷入被动。分析指出,库尔斯克战局或成冲突转折点,未来30天停火谈判将考验各方战略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