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关税、对等关税双管齐下,特朗普这一次大概率要玩一把大的。
3月27日,特朗普宣布要对美国进口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这一举措恐怕将扩大全球贸易战。
特朗普表示,最新的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而进口汽车的企业将在第二天开始面对新关税。而对汽车零部件的征税,则将在5月或以后开始。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一措施将为美国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增长,并承诺这将促进美国的就业和投资。
但就考虑到关税实施的后果而言,特朗普的这一举措还会导致美国大量汽车生产暂时停工、价格上涨,最重要的一点是,还会加剧美国和其他国家紧张的关系。
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大战,正一触即发。
从数据来看,进口汽车对美国仍然很重要。
2024年,美国进口了大约800万辆汽车,贸易总额为2400亿美元,这占到美国汽车销售的一半。
而墨西哥首当其冲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供应国,其次则是韩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
如今特朗普要对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个税率并不低,因此这一举措大概率会颠覆全球汽车贸易和供应链。
为什么会颠覆全球汽车贸易和供应链?
因为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对进口汽车25%的关税,是永久性的。
对全球汽车制造商来说,在25%的汽车关税之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按照特朗普的设想,在美国本土建厂造车,这样就不会有关税。
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出台,影响最大的还是汽车出口国,这其中就包括日本。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在特朗普关税出台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就表示,日本将对这些关税做出反应,并将“所有选项摆上桌”。
在特朗普的设想里,汽车关税会增加汽车制造商的成本,从而迫使他们在美国建厂投资生产。
但在汽车制造商没有做出这一行为之前,美国消费者会承担关税带来的成本增长。
根据安德森经济集团分析师的估计,美国汽车的成本可能会上涨数千美元,仅仅是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零件加征25%的关税,就可能让不同车型的成本上涨4000至10000美元。
特朗普此举,仍然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我们而言,由于早在拜登时期,就单独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因此这一次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对我国影响不大。
但对美国的其他盟友而言,影响深远。
以捷豹路虎为例,美国是捷豹路虎的最大销售市场,去年捷豹路虎向美国销售了11.6万辆汽车,超过了本土英国和我国的销量。
目前英国正在与美国进行谈判,并希望在关税生效前达成贸易协议。
除此之外,由于美墨加自贸协定的存在,特朗普的汽车关税也会大大打击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业务。
这里的问题在于,为什么特朗普不惜得罪传统盟友,也要加征汽车关税?
要知道,汽车被誉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因此就欧美而言,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美国也不会对我国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彻底杜绝了我国制造的汽车。
但美国不惜得罪盟友也要对汽车加征关税,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基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
汽车不仅可以提供高薪就业岗位,每年还能够贡献巨额的税收,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言,汽车产业无疑都是最重要的一环。
而特朗普这么做,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增加美国汽车产量以及蓝领就业机会。
增加关税有没有效果呢?
显然是有的。就在美国汽车关税宣布前一天,韩国汽车制造巨头现代就宣布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建设一个新的钢铁厂。
特朗普也称,这一投资就是关税强烈有效的明确证明。
用“威胁”的办法来迫使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投资,这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优势。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贸易组织负责人马特·布朗特也表示:“美国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实现特朗普增加美国汽车产量和就业机会的愿景。”
看起来,加征关税似乎达到了特朗普想要的目的,但事实上,美国自身的经济也会因为关税造成很大的伤害。
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美国有效关税率可能从2.4%升至16.3%,这会提高美国通胀并抑制美国经济增长。
华尔街的分析也显示,美国每辆进口汽车价格或上涨4000至15000美元,本土车企因零部件成本上升同样面临涨价压力。
特斯拉CEO马斯克坦言,关税会对依赖进口零部件的企业构成“重大打击”。
比起美国通胀,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还会重塑全球产业链。
汽车产业是全球分工最细密的产业之一,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将直接冲击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供应链网络,会加速产业链区域化重组。
美墨加在自贸协定下早就形成了高度协同的产业链,特朗普的关税将迫使企业重新评估成本,并导致部分不能回流美国,且代价高昂。
其次,对我国也有些许影响。
我国对美汽车直接出口仅占1.8%,但特斯拉上海工厂返销美国的车型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另外,长期来看我国车企试图通过墨西哥等第三国进入美国市场的路径也会受阻。
特朗普的汽车关税与对等关税,本质上还是将贸易工具武器化,试图以短期收益换取长期经济主导权。
然而,历史经验早已经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导致双输局面。如果各国无法通过对话重建互信的话,全球贸易体系将步入更深的裂谷。
届时,修复成本将远超关税本身带来的“收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