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最狂”隐形大佬:娶女学生,儿子新疆首富,女儿是上海首富

胖仔娱说 2025-01-17 13:12:16

一名普通教师不好好教书育人,竟然想着怎么赚钱?

不过人家还真的从月薪几百元的“屌丝”,一跃成为千亿富翁。

不仅毫不顾忌别人的眼光,娶了自己的学生做妻子。

生下的一儿一女更是争气,一个是新疆首富一个是上海首富。

这个只求金钱而不顾脸面的“全球华人第一狂”,到底狂在哪里?

“第一桶金”背后的冒险

1992年,严介和放弃做铁碗饭的中学老师,决定下海经商。

带着仅有的几万元,创办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当时的他,完全是商业领域的门外汉。

刚刚踏入建筑行业就接连碰壁,资金链几乎断裂。

但转机发生在南京绕城公路项目。

这个项目被业内认为是个“烫手山芋”:低价中标,工期紧张,几乎没有盈利空间。

接手它意味着背负巨大的风险。

但严介和敢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

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他和团队夜以继日,仅用70天就完成了原定140天的工程。

这也让他一战成名,公司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不过成功的背后,绝对少不了运气的加持。

虽然赚到了钱,但是能一直赚钱吗?

对于更多人来说,还是老师的铁饭碗更稳妥。

其实严介和之所以会放手一搏,完全是因为被生活所迫。

被逼上“梁山”的商人

严介和的父亲就是一位严厉的传统知识分子,对他的教育更是近乎苛刻。

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职业——当老师。

在南闸中学,他不仅教书,还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侣张云芹。

当时的张云芹还是他的学生,两人相识相知后步入婚姻。

本就紧张的家庭生活,又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被罚了一笔钱。

这笔钱几乎掏空了家里的积蓄,也让他意识到,单靠教书无法支撑家庭开支。

他毅然决定辞去教师职位,转战商海。

但在进入建筑行业后他发现,这个行业水深得超乎想象。

不仅人际关系复杂,还充满了潜规则。

严介和没有任何背景,只能硬闯。

多次失败后,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在这个行业里立足:

凭借对合同的钻研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他从一个外行人成为了行家。

严介和创建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如今已是建筑行业的巨无霸。

这家公司在短短数十年间,从一家地方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其发展轨迹让人惊叹。

这一切的背后,是严介和独特的商业理念。

他始终强调“速度”和“诚信”:速度为公司赢得了市场竞争的先机,诚信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业务遍及全球,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但即使是从事了商业,他对教育这方面依旧十分重视。

子女的培养

严介和曾公开表示:“我对儿子和女儿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一样严苛。”

儿子严昊从小被送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

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到公司一个长期亏损的项目上担任负责人。

起初严昊也曾抱怨过父亲的冷酷,但后来他逐渐明白,这是父亲对他的历练之道。

仅用了两年时间,严昊就将项目扭亏为盈。

这次经历为他后来接手太平洋建设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儿子的经历类似,女儿严昕也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长。

她接手苏商建设集团后,将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上海女首富。

不过相较于子女们的成就,老父亲严介和的成功之路才是最津津乐道的。

狂人还是英雄?

“狂”几乎已经成为严介和的标签。

他的“狂”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体现在他的言辞上。

曾多次公开揭露业内的不正之风,直指一些大企业的腐败问题。

有人认为他是英雄,也有人觉得他“哗众取宠”。

2005年,他以125亿元的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位,这一排名让他成为当年的“风云人物”。

他本人对财富排名并不看重,他说:“我更看重的是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严介和他敢于冒险,敢于说真话,更敢于突破自我。

但在这份“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

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传承。

文/编辑:小阳咩咩咩

参考资料:[1]谢玮.严介和的坚持:BT最阳光[J].中国经济周刊,2013(49):42-4445

0 阅读:1

胖仔娱说

简介: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