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说,教培机构套路深,最后报班只因诚和真。
教培机构普遍功利化,不免会有过度销售和诱骗消费的行为,导致家长对教培行业开始抱有怀疑的态度。
在这种复杂的教培环境中,教师和靠谱是教培机构的两条腿,坚守他们可以让机构走得更远。
靠谱就是宣传和行动的相互印证,而教师是行动效果的兜底。
所谓的巧舌如簧、人情世故可能会让机构赢得一时的业绩,但教学用心、效果靠谱,才是教培机构经久不衰的经营之道。

❌1️⃣❌
在今年1月份,各地区的童程童美机构被爆出“总公司收了家长学费不给员工发工资且要求各校区运营自负盈亏”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事情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的结果:全国的童程童美学员家长也开始控诉童程童美收了钱就这么关店了。
因此,相关部门开始出面干涉,但神奇的是,相关部门并不是追责童程童美收钱闭店的问题,不是帮家长追偿学费,而是让市场上的其他机构去“公益”接收童程童美的学生。
本地的一家少儿编程机构当时第一时间在该机构官方公众号发表主题为“给童程童美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内容,承诺“公益”接收当地童程童美学员,承诺承担60课时限周期内免费上课。
但承诺接收几天后,该机构老板突然在工作群里对内发表了以下言论:
“不接了,让他们去炸吧
反正也是我们独大
我们没时间跟他们磨
这么喜欢倒了的机构和没学历的老师那就自己选择吧
我们只招认可我们的家长
只能说,他们的苦难配得上他们的认知
哈哈”
该机构一边对外呈现出一个为整个教育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美好形象,一边看不起其他机构的家长,前面说要对当地所有的童程童美学员开放“公益”接收计划,后面却说不接收。
“又当又立”就是形容这样的机构,既然要荣誉,又不想付出。
最后童程童美的家长看不上该机构的嘴脸,在读会员也大量流失,该机构在一个季度内出现了30%的挂起、停课和流失的结果。
在社会大事件面前可以表现出言行不一,那么他们在销售卖课时,没人监督情况下,会不会同样有宣传不符实际的行为呢,可想而知。
2️⃣
一家教培机构靠谱的表现会是怎样的。
在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课程顾问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陈述问题,可以站在家长的立场为孩子做引导,可以站在机构的角度给出专业的建议。
教培机构之所以给人“套路深”的感觉,是因为销售夸夸其谈,而教学事实却平平淡淡。
在教学的时候,教学老师能够循循善诱,让孩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建立起学习目标感。
教培机构的教学之所以给人一种“低效感”,是因为教学老师延续了校内的照本宣科、单向输出的方式来为一个本来在那种环境下学习无效的孩子做教辅;是因为教学老师教学反馈没有准确陈述孩子的小进步点和可提升点,更没有反馈过后跟家长确认反馈内容和收集家长的意见;是因为教学老师少了一份教育的认真——“我才拿多少工资啊,做这么多事情?”
在处理客诉问题不逃避,不延迟,正面回应问题,反思服务管理系统完善性,退费不扯皮。
教培机构之所以给人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收钱跑路的机构让人谨慎;是因为教培机构“害怕”处理退费问题,“害怕”跟家长产生对抗。也正因为这种不面对,导致家长觉得教培机构不想退费。
教育是一件有温度的事业。
我们可以把教培当作是一门生意,做生意能够持续做下去,靠的就是诚信经营。教培又是一门对人的生意,那么有温度的沟通,有力量的教育,和有回响的反馈是教培人呈现的靠谱。
靠谱的教培机构,是一群靠谱的人在一起做靠谱的事。
3️⃣
存活,是所有教培机构的共同愿景。
在不断更新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教育目标的大环境下,教培机构的靠谱是不抱怨且求变。
市场并不是优胜劣汰。如果我们都像上面那家少儿编程机构的老板一样短见,认为“独大”就能存活,那么只会让自己得意忘形而忘记随变。
不要埋怨制度为什么不对跑路的机构先落实追偿,因为这并不等于你不用为法律法规所约束。就像现在开放三胎,你不可能要求制度对90年代时生了二胎、三胎交出的罚款进行返还一样。
制度,就像是大自然的“选择”,它不是优胜劣汰,而是让机构存活在变化的规则里。
抱怨制度的机构,大多数是没有考虑家长利益的机构。
没有利他心的机构,或许会是下一个阶段里倒下的机构。
保持对教育的敬畏心,勇敢教学、大胆回应、细腻地爱,你终将看到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