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想必心里都有个疙瘩:
《甄嬛传》演到后来,皇后看起来占尽上风,但为啥最后还是被甄嬛给打败了?皇后在那会儿,势力可大了,但为啥还是一步步走了下坡路呢?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甄嬛这人,聪明又机智,皇后那些小手段,她很快就能识破。再加上,甄嬛身边还有一堆忠心耿耿的人帮她,让她在后宫里更站得住脚。皇后那边呢,虽然也有帮手,但这些人要么是各怀鬼胎,要么就是不中用。而且,皇后自己心也太狠了,为了保住地位,啥手段都敢用,这样一来,身边真心对她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甄嬛呢,不光聪明,还特别能忍。皇后一次次挑衅,她都能沉得住气,找准时机再反击。这样一来二去,皇后的优势就慢慢没了。所以说,皇后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挺强的,但最后还是败给了甄嬛,主要就是因为她太狠毒,身边没人真心帮她,再加上甄嬛太聪明太能忍,这才一步步走到了最后。
宜修这人挺有心计,特别会耍手段,老是通过使唤别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她究竟是怎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混到成了别人的阶下囚的呢?
说起耍心眼、使手段,甄嬛和皇后那可是不相上下。
再说,皇后背后有太后这个后宫里最有地位的人支持,按理说应该比甄嬛更有优势。
但结果,皇后终究还是输了比赛。
滴血认亲那场戏,皇上为啥上来就给了祺贵人一巴掌,这事儿宜修到死也没弄明白,真相实在让人心里难受。
【首先,对于自己的队友,皇后可谓是不遗余力地“打压”与“防备”。】
安陵容跟皇帝同房后,皇后就让她吃上防止怀孕的药。
皇后赐给了祺贵人一串红玉香气手链,按照甄嬛的说法,“跟在皇后屁股后面是没啥前途的”,主要是因为在皇后那儿根本没法生孩子。
如果皇后能对安陵容稍微好点儿,安陵容也不至于在快不行的时候,特意跑去跟甄嬛说“皇后其实是自己害了自己”这种大事儿。
甄嬛最后凭这个把皇后给打败了,纯元这个挡箭牌再也救不了宜修了。
【其次,皇后失去了太后的支持】
三阿哥被宜修接过去抚养后,太后心疼皇后,就提醒她要心慈手软些。但你猜怎么着?皇后她非但没听,反而连太后的话都不放在眼里了,直接给顶了回去。
甄嬛有了身孕这事儿传开后,宜修就开始打太后的主意了,她琢磨着放把火,好让太后没法子,只能跟着她的危月燕冲月那套走。
太后这么多年一直护着宜修,可这回,心彻底寒了!
后来,宜修又悄悄给四阿哥下了毒,太后见了,心里直嘀咕,这可不妙啊,要是再不管管,后宫怕是要被宜修全给掌控了!
太后对宜修的庇护到此就算完了。
宜修呢,算是彻彻底底没了太后的撑腰。
下面的事儿就是皇上要把甄嬛接回皇宫,太后呢,就趁着这个机会来制衡宜修。
【最关键的一点,皇后忽略了皇上的想法】
这么说吧,皇后压根就不明白男人的心思,对于帝王的想法更是一窍不通。
作为一个男人,皇上绝对不能忍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绿了。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皇帝不光是个男性,他还是皇权的代表。
皇室最讲究的,就是排场。他们特别在意的是,一切都要显得高贵得体。
祺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甄嬛和温太医关系不正当。皇后呢,没偷偷跟皇上说这事儿,偏偏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搞了个滴血认亲的把戏。
要是真查出甄嬛和温太医有那层关系,那皇上可就丢大人了,而且这事儿还会传遍大街小巷,让人人都知道,“皇上被戴了绿帽子”。
所以,祺嫔一溜烟跑去告状,皇上啥也没问,上来就给了她一巴掌。
皇上心里门儿清,祺贵人那脑袋瓜子,想不出这招数,她也没那豹子胆。这事儿背后肯定有人支招,后宫里头,能办到的也就皇后娘娘了。
这一巴掌,就是要告诉皇后,要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绝对饶不了她!
【第四,甄嬛盟友给力】
照现在的情形分析,甄嬛心里头怕是比皇后还七上八下,生怕那双生子的来历被人揭穿。
皇后为啥非得要把这事儿捅出来呢?
这次事情背后使劲推一把的,其实不是她,而是甄嬛自己。
甄嬛在甘露寺有了身孕,皇帝知道后又把她接回了宫里。这事儿一出,后宫里的那些妃子们就开始嘀咕,甄嬛到底干不干净啊。
特别是这俩孩子是早产儿,还是双胞胎,这就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找到了钻空子的机会。
时间长了,甄嬛心里也开始嘀咕,生怕皇上对她有了猜忌,毕竟,皇上的多疑可是出了名的。
皇后想借谣言来让皇帝对甄嬛起疑心,但甄嬛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来洗清自己的冤屈。
甄嬛才是背后真正操控一切的那个人,皇后只不过是跟着她的步调在走。
看上去好像是甄嬛掉进了皇后的陷阱里,但其实呢,皇后才是那个被甄嬛算计的人。
滴血认亲这事儿,瞅着就像是直接戳到了甄嬛的痛处。在那个节骨眼儿上,只要来那么一滴血进行亲子鉴定,所有的假话立马就得露馅儿。
这时候,端妃瞅瞅甄嬛,眉头一皱,站起身来说:“这个办法不成,皇上的身子骨哪能受得了这罪?”
端妃那话,说白了就是表面上看着对皇上情深意重,好像不忍心皇上受半点委屈,但实际上呢,她是在给甄嬛打预防针,说皇上的身子骨金贵,碰不得,让甄嬛自己想办法解决。
甄嬛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提议让温太医去和弘瞻进行滴血认亲,结果竟然扭转了局势,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大戏里头,端妃讲的那句话太重要了。要不是她及时说了那么一句,甄嬛恐怕没那么容易就安然无恙地脱身。
就算六阿哥真的是皇上亲生的骨肉,但有三个人都亲眼看见了,熹贵妃和温实初之间并不干净,皇上咋就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玉娆,甄嬛的亲妹妹,她走出来了。要说她跟甄嬛哪里不一样,那就是她更像纯元,而且你仔细瞅瞅,她的眉眼那里,还带着点华妃的那种帅气劲儿。
玉娆长相出众,慎贝勒和皇上两人一眼就被迷住了。
玉娆呢,跟那个滴血验亲的事儿没啥关系,但她长得是真好看,这给甄嬛可是帮了大忙了。
这时候,莫言走了过来,把甄嬛在甘露寺经历的那些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她说明了甄嬛和温太医之间的那些事儿。
这会儿,皇上对甄嬛是真的感到怜惜了。
滴血验亲这事儿算是彻底砸了锅,皇后直接跪地上认错,说:“我本来就是皇后,干嘛还要瞎折腾去冤枉熹贵妃呢?”
哎,瞧瞧你,都已经坐上皇后的宝座了,还有啥好挑剔的呢?
端妃一出手那可真是厉害,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扎人心。
雍正听后,心里直犯嘀咕,感觉后脊梁骨有点儿发凉。皇后这是不是胃口太大了,琢磨着要把三阿哥推上皇位,自己好当太后啊?
甄嬛跑到皇后那儿,演了一出苦情戏。
宁嫔在一旁不停地添油加醋,搅动事端。
每句话都掷地有声,每句话都直戳心窝。
因此,当皇后又一次拿纯元皇后当挡箭牌,想为自己开脱时,皇上满脸失望地说:
皇后这人挺机灵,但她之前压根儿没想过这事儿,要是甄嬛真把那双生子的来历给证实了,她该咋应对呢?
领着一群不太靠谱的伙伴,跟甄嬛那帮人硬碰硬,结果咱们这边还没琢磨出个应对法子呢。
皇后的做法活像个豁出去的赌客,非得赢不可,绝不能输。
【写在最后】
说实话,甄嬛周围的那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她们几个人配合默契,说话条理清晰,给甄嬛的反击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
皇后那边呢,就祺嫔一个人在苦撑,安陵容偶尔插上几句嘴,其实她心里更惦记着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
皇后原本打算不掺和这事儿,结果白矾水却把她给扯进来了。
一边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另一边则是各打小算盘,心思各异。谁更强,明眼人一下就能瞧出来。
甄嬛回到宫里后,能稳稳当当地待下去,主要靠的是她在宫里说话有分量,大多数人都支持她,站在她那一边。
这么说吧,在后宫那些明争暗斗里,甄嬛把这事儿看得透透的:要想站得稳,就得互相有好处,这样才能长久下去。
这位皇后啊,一向就爱靠着手下人来给自己找安全感,可她心眼儿小,容不下人,最后输了也是活该,真的一点都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