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门诊,一位老年病人来到张医生的诊室,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诊断心力衰竭,到底是超声好,还是核磁好?心脏超声是心脏疾病诊断时候最常做的一项检查,也是朋友们最为熟悉的一项检查。

而核磁检查心脏,由于设备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以至于很多医院都无法开展,所以,知道的朋友也不多,有的朋友甚至会对核磁检查产生怀疑,核磁形成图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心脏它是不可能在那里坐等成像,它需要一刻不停的跳动。
但张医生想和朋友们说的是,核磁不但可以检查心脏,而且,最近这些年,这方面的检查还在不断地发展,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心脏功能评估不可或缺的一员。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核磁和彩超相比较,到底哪种检查更胜一筹呢?
有的朋友会情不自禁地判断,肯定是核磁啊,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它贵啊,贵=能力强=地位高。这可能是很多朋友做判断的时候,最简单地逻辑,就连张医生这种人,也经常在生活中反复说,免费的是最贵的,连自己的女儿都学会了。

那么这种逻辑放到彩超与核磁地对比中,到底对不对呢?张医生想告诉朋友们地是,这种想法肯定是错误的。彩超和核磁在心脏评估方面,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短板。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可提供房室容量、左心室向心性或离心性肥厚、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室壁厚度、瓣膜功能和肺高血压等信息。
看上去,似乎很强大,但有句话说的好,您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彩超在心脏检查方面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它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
主观性影响:心脏彩超的结果受到操作者的经验、手法、仪器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操作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可能导致诊断结果的不一致性。

尽管心脏彩超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检查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以弥补其不足,确保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心脏核磁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手段。指南是这样评价的,心脏磁共振是测量左/右心室容量、质量和射血分数的“金标准”,当超声心动图未能作出诊断时,心脏磁共振是最好的替代影像学检查。同时也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增强核磁检查,以鉴别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损害,同时,核磁还是评估心肌纤维化和瘢痕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对于疑似心肌炎、淀粉样变、结节病、心室致密化不全和血色病的朋友,推荐进行心脏核磁检查。同样的道理,核磁检查一样有自己的短板,在心脏检查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总的来说,核磁共振在心脏检查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金属植入物的限制、检查环境要求高、心脏位置干扰以及检查时间长等方面。因此,在高度怀疑心脏问题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通过对比发现,在心脏检查方面,核磁和彩超是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短板,彩超更倾向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而核磁更倾向于罕见病和少见病的诊疗。在临床上诊治疾病的时候,没有任何一项检查能够涵盖所有的信息,都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手段,才可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还是那句话,您被什么保护,就会被什么限制。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没有最好的检查方法,只有最完备的诊疗方案。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