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公务员考试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同样在考公的赛道上,有人仿佛自带“幸运光环”,一次便成功登岸;有人历经两三次尝试,也能稳稳收获心仪的岗位;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考公路上屡战屡败,年复一年地参加考试,成绩却始终在原地徘徊,难有突破。
抛开天赋、运气等难以捉摸的客观因素不谈,其实很多问题往往源于考生自身。要是你属于以下这三类人,那恐怕很难在考公之路上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室友在考公务员,我也跟着考考看"、"爸妈说公务员稳定,让我必须考"——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这类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目标,把公务员考试当成随大流的选择。
典型表现:
备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看行测,明天觉得没意思就去刷剧,后天看到别人在学又焦虑地翻开书对岗位一无所知:报考时只看哪个岗位竞争小,完全不考虑工作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照搬网红:盲目跟随各种"一个月上岸"的攻略,不考虑自身基础
"现在工作太难找了,还是继续考公吧"——这类考生往往把公务员考试当成逃避现实的借口,年复一年地考试,却始终不愿面对真实的职场。
典型表现:
全职备考多年:毕业两三年还在家啃老备考,美其名曰"专心复习"抗拒任何工作机会:认为非公务员工作都是"临时工",会耽误备考越考越没信心:每次失败后更害怕进入职场,形成恶性循环
"非部委不考"、"乡镇公务员?那也太掉价了"——这类考生往往自我定位不清晰,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又低估了考试的难度。
典型表现:
非热门岗位不报:明明实力一般,却只盯着中央部委、省直机关看不起基层岗位:认为乡镇公务员没前途,却不知道很多领导都是从基层做起迷信"运气"说:认为考不上是因为运气不好,从不反思备考方法给所有考生的忠告: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公务员确实有很多优势:稳定、福利好、社会地位高。但它同样有局限:晋升慢、收入增长有限、工作可能枯燥。在决定是否考公前,请先想清楚三点:
你了解公务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吗?你的性格适合体制内吗?如果考不上,你的Plan B是什么?想清楚以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要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