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陈毅将军的儿子陈小鲁在海南三亚301医院因突发严重心梗不幸离世,终年71岁。得知噩耗后,陈小鲁的妻子粟惠宁立即向亲友们通报了这一消息。
陈小鲁因突发严重心脏病,经海南三亚301医院全力救治无效,于2018年2月28日离世。妻子粟惠宁、儿子正国及儿媳李斐妍悲痛告知亲友这一不幸消息。
陈小鲁去世的消息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热搜,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毕竟他生前经常公开露面。3月4日,他的追悼会在三亚海棠湾301分院举办。现场照片显示,69岁的妻子粟惠宁身着黑衣,神情哀伤,多次忍不住落泪。
陈小鲁的葬礼让公众再次注意到粟惠宁。作为开国元勋粟裕的女儿,她出身显赫,是名副其实的将门之后。熟悉新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陈毅和粟裕两家渊源颇深。
在革命战争年代,陈毅和粟裕这对黄金搭档屡建奇功,共同谱写了辉煌战绩。军中流传着"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美谈。粟裕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其军事才能广受认可。面对四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他率领华中野战军连战连捷,七战七胜。这场战役"对整个解放区南方战线具有转折性意义",连毛主席都称赞他"指挥得当,既机智又果敢"。
粟裕将军晚年回忆军旅岁月时坦言,淮海战役中歼灭黄维兵团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危急的时刻。为何如此?他解释道:"要是不能快速消灭黄维兵团,整个淮海战役就会功亏一篑。"毛泽东主席对粟裕的战绩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赞道:"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同志当居首功。"
陈毅对粟裕的军事能力赞不绝口,曾公开表示:"粟裕同志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战经验,打仗很有一套,华东战场的胜利离不开他的指挥。"而粟裕始终以部下自居,对陈毅保持着极高的敬意。
粟裕的秘书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陈毅的强项在于资历深厚、声望卓著,在军中说话有分量。而粟裕则更擅长军事指挥,是打仗的专家,特别精通歼灭战、大规模机动作战和攻坚作战的战术运用。
当时陈毅和粟裕两家私交甚笃,但两家的子女却很少来往。陈毅膝下有三儿一女:大儿子陈昊苏、二儿子陈丹淮、小儿子陈小鲁以及女儿陈姗姗;粟裕则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和女儿粟惠宁。
粟惠宁是粟裕将军的独生女,自幼家教甚严。1962年,正在上初三的陈小鲁常和粟惠宁的哥哥粟寒生玩在一起,两人关系十分亲密。1967年,陈小鲁被安排到沈阳军区下属的农场参加劳动锻炼。
根据记载,该部队农场地处偏远,30里内荒无人烟,主要种植水稻。当地水质差,碱性重,喝起来发苦。日常伙食简单,海蛎子炒鸡蛋就算好菜了。陈小鲁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一起训练、干农活、参加班务,甚至比老兵更卖力。每天劳动强度大,晚上累得连翻身都费劲。
1971年5月,陈小鲁专程赴京探望身患癌症的父亲陈毅。在此期间,他偶遇了粟寒生,并由此结识了粟惠宁。这次偶然的相遇让两人互生情愫,之后便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
1972年初,陈毅将军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张茜被查出患有肺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张茜最牵挂的是孩子们的终身大事。某天,粟裕带着妻子楚青去医院探望她。粟裕安慰道:"别为孩子们的事发愁,有我们在呢。"
在张茜的病榻旁,粟裕向众人宣布了女儿粟惠宁和陈小鲁的婚讯,听闻这个消息,张茜忍不住落下眼泪。由于陈小鲁要赶回部队,他们的婚礼一直拖到1975年才举行。婚后不久,陈小鲁接连遭遇不幸,短短两年内父母相继离世,那段时间成为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
陈小鲁人生低谷时期,多亏妻子粟惠宁在身边照顾,加上岳父母粟裕和楚青的全力帮助。那段时间,他甚至搬去和岳父一家同住。值得一提的是,陈小鲁去世后,家人将其骨灰安放在上海福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