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关注智选车,华为HI模式升级了

说车蓝莓酥 2025-02-20 07:04:06

软硬件共研的方案是岚图与华为合作首选,通过Hi模式保持双方话语权的对等

文 | 陈亮

编辑 | 施智梁 赵成

智能驾驶在2025年开年被提升到了新高度,各家车企都开始从尝试智能驾驶到全面投入智能驾驶。

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汽车不断加大智能驾驶上车速度。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坦言,岚图汽车 2025 年将全部资源投入智能化,今年旗下所有车型都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

与现在流行的华为与车企联合打造新品牌不同的是,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是技术融合模式,卢放说,岚图不是单纯地搭载华为智驾技术,而是打通“智架 + 智驾”,实现软硬的强强联合。

在“智驾平权”的浪潮下,这种合作模式是否能有效提升岚图汽车销量?

岚图也希望保有“灵魂”

从数据来看,智能驾驶成为岚图汽车销量提振的不可或缺因素。

2024 年,岚图汽车全年累计交付新车 85697 辆,同比增长 70%;其中,2024年12月交付量达12136辆,同比增长21%,连续四个月销量突破万辆,全新岚图梦想家更是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梦想家是岚图和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2024年1月,岚图和华为签署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座舱和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将被应用于全新梦想家上。

在座舱上,鸿蒙座舱和岚图融合打造了全新的智能交互体验。用户通过鸿蒙座舱的超级桌面功能,可将手机上的应用轻松投射到车机屏幕上。

重头戏智能驾驶上,梦想家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 系统,在实际体验中,车辆能够实现 “车位到车位” 的全场景自动驾驶,从地下车库的召唤,到园区的复杂行驶,再到跨楼层的泊车,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上述合作带动了全新岚图梦想家的销量。自2024年9月上市以来,10月-11月,连续2月登顶中国高端MPV销量榜首;2024年12月全新梦想家实现单月销量过万。可见,智能化对销量提振的作用。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入门级L2及以下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已达52.44%;而以NOA(导航辅助驾驶)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前装搭载率仅为8.62%。这意味着智能化进展需要加速,谁抢占了智能化先机,谁就有机会胜出。

为此,卢放宣布,岚图全品类汽车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方案,车型覆盖MPV、SUV和轿车,并且将在2025年年内全部实现。

中间态的合作模式

与部分车企不同的是,岚图一直没有选择与华为打造新的品牌。

目前华为对外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在零部件供应模式下,华为主要为车企提供诸如通信模块、芯片、传感器等零部件产品。在这种模式中,华为与车企的合作相对较为松散,仅作为单一零部件的供应商,不参与整车的整体设计与研发,车企对整车的控制权较高。

例如,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 R7 就搭载了华为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 - HUD),实现了导航信息、车辆状态等信息的高清投影显示,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不仅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研发,还在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华为利用自身在品牌、渠道和技术上的优势,与车企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并通过华为的线下门店等渠道进行销售。

岚图和华为的合作采用的HI模式。所谓HI模式就是,华为和车企共同定义和联合开发车型,使用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车企和华为在车辆的整体架构、技术方案制定等方面深度合作,华为提供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到智能网联等一整套的技术体系。

这种模式下,车企和华为合作深度较高。华为从整车设计之初就介入,能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深度融入车辆,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系统更优协同,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这种合作模式使双方形成了一定的利益捆绑,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共同投入、共同承担风险,有利于推动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车企和华为分工明确,车企专注于整车生产、销售、售后等,华为发挥在智能化技术领域专长,双方合作提升整车品质。岚图自身打造了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和电子电气天元架构,实现了 5C 超级快充、全域 800V 高压碳化硅平台的量产应用。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模式既维持了技术解决方案的整体性,又避免了华为对每个环节的过度干预,让合作车企在产品定制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适合那些在国内市场已有一定份额的品牌,给他们在智能化转型上腾出了空间。

除了整车能力外,卢放称,岚图和华为的合作是HI模式的升级版。岚图承担了比传统 HI 模式更多的研发工作,岚图的研发团队与华为的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华为承担着大量项目,岚图在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但相较于智选车模式,HI Plus模式更考验车企能力。如果车企在车辆的基础设计、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即使引入华为的智能技术,也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尽管上述模式下车企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在智能技术相关的决策上,华为作为技术提供方可能具有较大影响力,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主导权的博弈,需要不断协调和平衡。

有了华为智驾的加持,销量能否继续追上当前各家增速,还得靠岚图自身能力。

责编:王祎

0 阅读:5

说车蓝莓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