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年,四川眉山苏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苏洵的长子苏轼娶青神王家之女王弗为妻。
一对才子佳人,成为眉州佳话。
大红花轿进了苏家的门,一路吹吹打打,苏家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
夜深人静,宾客散尽,时间属于新郎和新娘。
苏轼走入洞房,掀开盖头,看到了新娘。
王弗颇有些娇羞。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一大乐事。
苏轼有感之下,写下一首《南乡子》词。
南乡子·集句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清俊的容貌,洁白的肌肤,唱一曲《倒金壶》,清亮动人。
少年时光易逝,丝罗帐、映白烛,房间内旖旎美好,如此欢乐呀!
我平生的英俊气概,此刻全都消解在温柔中了。
“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一句真是肉麻又直白。
有人说,这是苏轼与王弗新婚洞房里写的词。
细究一下,事实却并非如此。
冶叶倡条,多指歌妓。
叶嘉莹先生解释这首词,上片是写歌伎在宴会上妩媚动人,下片写青春易逝,当及时行销,平生豪气消磨殆尽也在所不惜。
所以,这首《南乡子·寒玉细凝肤》并非写妻子王弗,而是写一次歌舞宴会。
1.
难道苏轼从未给王弗写过诗?
当然不是。
苏轼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对王弗的感情更是没得说。
王弗的父亲是乡贡进士,自小王弗便受到熏陶。
与苏轼成婚后,王弗并未告诉丈夫自己识字、懂诗书。
每每苏轼读书卡壳时,王弗便在一旁提醒,令苏轼有知己之感。
苏轼为官时,王弗慧眼识人,告诉苏轼,哪些人可以结交,哪些人要谨慎结交。
王弗是苏轼的爱妻,也是得力助手。
可相伴十一年后,王弗溘然长逝。
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职。
这一天晚上,他梦到了王弗。
梦里,他回到了家乡,王弗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梳妆,一如年少时一样。
苏轼经历了事业的高峰,也经历了人生的低谷。
如今的他,面容沧桑,内心凄凉。
再次见到亡妻,两人相对无言,只有眼泪默然流下。
醒来后,苏轼将所有的情绪凝结成了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词君最喜欢的一句是“不思量,自难忘”。
这一年,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
我没有常常提起你,但是,我从未忘记你,你一直在我心里。
爱,不只是时时挂念,更是永志不忘。
2.
苏轼是一个重情的人,对于爱人都一样真诚。
王弗去世后,苏轼娶王闰之为妻。
王闰之不如王弗读书多,有智慧,却是一个温良贤惠的女子。
她陪伴苏轼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时光。
苏轼对她以贤妻相称。
1071年六月,苏轼任杭州通判。
杭州真是个好地方,气候宜人,好友众多。
苏轼的家庭也很圆满,妻子王闰之温良,孩子可爱,他很知足。
1073年的冬天,他又被两浙转运使派往常、润、苏、秀等州赈济灾民。
妻子儿女皆在杭州,苏轼独独在外,思念自然袭上心头。
他相信温良的妻子、可爱的孩子。
他时常回想起孩子牙牙学语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妻子在家干什么呢?孩子还好吗?
他写下一首《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开头一句,是对妻子说的话。
去年你在余杭门外送我,大雪纷飞如杨花。
今年,春天都过去了,杨花如雪,我还没有回家。
上片写苏轼想家了,下片,苏轼承袭杜甫,写妻子在家思念自己。
举起酒杯,邀明月作伴,风露吹透窗纱,直入胸怀。
月光照着双宿双栖的燕子,将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双向的思念,更动人心。
苏轼是一个超级体贴的人,还会时时夸赞妻子。
1092年,苏轼任颍州知州。
一个春夜,梅花盛开,月色正好。
王闰之对苏轼说:“春月胜于秋月,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各悦,何不邀几个朋友来,花下饮酒呢?”
苏轼对妻子的话十分惊喜:“原来夫人你是个诗人呀,你讲的这番话,是诗的语言。”
来了兴致的苏轼邀来了朋友,在梅花树下饮酒赏月,一夜欢乐。
一直以来,王闰之学识不如前妻王弗,可苏轼却总能发现她的闪光点。
两人相依相伴,有过安宁时光,也曾共度患难,在柴米油盐的浸润中,他们早已是一对交心的夫妻。
3.
有一句俗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在苏轼这里,完全不存在。
王闰之去世后,侍妾朝云陪在苏轼身边。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
他轻车上路,只有一个儿子苏过陪同在侧,侍妾朝云坚持陪同。
惠州多瘴疠,朝云义无反顾。
两人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达惠州。
在异乡贬谪的日子里,幸有朝云在侧,聊以安慰。
朝云是苏轼的知己,懂他的苦、知他的愁。
而苏轼也怜爱着朝云。
1095年,是苏轼到惠州的第二个年头,恰逢端午节。
在这个团聚的节日里,面前着始终如一的爱人,苏轼写下《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佳人相见一千年”是苏轼对朝云深情的告白。
希望我们长长久久,白头偕老,一千年都不分开。
比起肉麻的诗作,隐娘更喜欢“佳人相见一千年”,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苏轼一生有三个女子,每一个对他都情深意重。
也许,他没有写过肉麻的诗词,但是,对于爱人的深情,都藏在诗词的蛛丝马迹里。
那些一起共度的时光,才是人生最美的注脚。
苏轼新婚之夜吃了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