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见的《宝泉局咸丰元宝当百行书泉·铅锡样钱》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5-04-05 02:56:19

宝泉精整铅锡样 版式独特行书泉

宝泉局,清代中央铸钱局之一,隶属户部。咸丰年间,先后铸有通宝、重宝、元宝三宝文钱。面值有小有大,其中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皆具。材质一有红铜、青铜、黄铜几种。总体铸量较大。由于年代距今仅一百六七十年,故而遗存相对见多。

根据实物遗存来看,清代咸丰年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铸钱局,在在完成制模正式开铸钱,多要以成本更低的铅锡试铸样钱,以检验模质和品貌,其铸品称铅锡样钱。由于初炉试铸,其品貌通常甚佳,钱品精美。而这些铅锡样钱不作流用,铸量极有限,故遗存相当稀罕,见之得之皆不易。

愚近两年来,先后首发鉴赏了若干品不同铸局所铸的咸丰铅锡样钱,均属首次亮相,开门见山,伪仿难为之品。是故,今日赏泉,再将愚所藏这品同样极难得的“宝泉局咸丰元宝当百行书泉铅锡样钱”,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首发公展鉴赏于此,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面文“咸丰元宝”四字,直读,背文穿上下汉文“当百”、左右满文“宝泉”。首先观其汉字,乃为楷书书体,其书写甚为规范,钱文布局协调,用笔起顿有力,转折见锋,笔划横直竖立,字形结构规范,凸显力道,整体书相端庄俊朗。再看其背满文,其中“泉”字则是行书写法,与多数钱该字正写有所不同,查阅有关泉谱,此带行书书意的满文“泉”字,正是该当百铜样钱的书相。至此,无需细表,品文识书,稍具咸丰钱眼力者,审书感意,皆不难辨识此钱正是宝泉局官炉样钱之书相风格,其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精整,直径约为50.45毫米,重量61.24克,厚薄适中,形制大小与该钱之铜质样钱一致,此点可证其为试样之钱无疑。可见其制式为窄缘,面背穿廓较宽窄一致,穿口显得较狭,为该钱典型特征。续可见其铸体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皆为干净。其字廓轮廓分明,鼓凸亦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如此这般,观铸识体,本品铸相特征鲜明,正是宝泉局官炉出品之铅锡样钱,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呈现灰色,结合其径重比,乃一眼可识其为铅锡材质无疑。其质色可见经长期自然氧化之传世品特征,亦见皮壳形成,深浅相间,间有瘢痂土垢或色垢颗粒(未入坑藏,然其置于北方干燥而相对密封的环境中保存,故未出现在潮湿环境中裸露的那种高度氧化产生的黑色)。如此,一言以蔽之,其“锈”相,彰显老气横秋之貌相,可谓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一百五十多年来,实非一日之寒而能至此,更非现当代新伪作可得如此之耄耋老气。是故,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锈相大门洞开,自是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综上所述,此枚“宝泉局咸丰元宝当百铅锡样钱”,三相一材,可谓纯真无邪,乃无可置疑至开门见山之品。迄今为止,广为检索,亦是难以见到此式铅锡钱公展亮相。而又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并在收藏实践之中,皆未多见,可谓存世极罕。故而,其虽为铅锡材质,但种类不同,满文行书泉版式亦较独特,存世稀罕,故而其收藏价值反倒高于相同之铜钱,实乃十分值得收藏珍惜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12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