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刷了三部限制级科幻电影,很过瘾,也给了自己很多思考的机会。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这几部电影都很精彩,而且有特色。
众所周知,大导演拍摄电影都不吝于尺度电影的拍摄,就连《泰坦尼克号》都有未删减版与删减版之分,所以大家就应该了解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电影都是缺少情节的了。
最近给大家推荐的《入侵脑细胞》《移魂都市》以及昨天推荐的《异次元骇客》都会有一些限制级的镜头。所谓的限制级在米国那是一个年龄限制,要年满17岁。
异次元骇客海报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主要还是保护未成年人,可是为什么还拍摄这些电影呢?因为只有真正看到残酷,我们才会了解真相。
听说近期一部张译主演的电影要上映,据说推迟好几年才上映,就是因为电影里的酷刑让人不忍直视,担心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
所以说电影分级制度还是很有必要的,什么样的镜头孩子不能看,必须放剪辑版,什么样的可以看,都可以进行审核,而不是一刀切。
异次元骇客剧照
话题扯得有点远,这也是我的一点思维吧。回归主题,为什么说导演懂的人性呢?因为只有懂得人性才能拍出观众喜欢的影视作品。如果只是枯燥地写关于外星人研究或者关于大脑入侵的一些论文,谁愿意看?
或者拍成采访类的纪录片,影响力远不如这类电影。有尺度作为噱头,还能体现导演的一些想法,很好的一个搭配。我也想到自己的文章,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推荐尺度类美剧,然后也会插入自己的看法。
伊莎贝尔·阿佳妮
我坚持写公众号至少七八年了,在公众号之前我甚至在QQ空间写了一年多的公开日记。那时候只写自己的看法,自娱自乐。后来发现阅读量惨淡,改为公众号以后,一年多还没有500粉丝,那时候如果有现在的思维,早就跑马圈地搞个几十万粉丝了。
等到我思维洞开,知道写这种吸引眼球的影视推荐文以后,公众号其实已经过了红利期,还好在头条号获得了一些流量,赚了点小钱。
不过现在回头看看,当年影响我写作的,还有被我影响写作的,大都不坚持了,只有我哦一直在写,而且还写到现在,还写了小号,大有持续扩张的感觉,为啥?就是我不仅仅是写别人的电影,还能写自己的想法。
入侵脑细胞剧照
而且这些想法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最近一段时间我连续留下二维码,让大家扫码进群,几天的时间就有了6个200人群。其实第六个群是没想建设的,我在第五个满了之后基本就放弃推广了。
忙不过来,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为什么设置微信群,主要还是给大家传输一些影视资源方便,之前在公众号设置自动回复,被官方通报,现在看看,建群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另外,建群以后,我更加努力了,而不是想写就写,想发就发,现在有那么多群监视着我,我怎么能放任自己偷懒?
异次元骇客剧照
而且也发现一个问题,一旦和很多人发生链接,机会就多了很多,大家会告诉我如何赚钱,会告诉我如何玩转公众号,这些知识如果早就知道,我也许已经是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大号了。
行吧,不抱怨,还是说说电影,看看《入侵脑细胞》,那也是关于梦境的,凶手杀人的手段就是一种噱头,而利用设备和另外一个人脑细胞链接,进入他的梦境,这就是一种科幻的思维,就是导演的大胆想法。
而《移魂都市》,那种也利用了残忍的杀人手法作为噱头,还有男主的感情线都是很好的故事设定,籍此达到导演告诉大家的关于外形入侵的一个思维想法。
而《异次元骇客》中,男女主的爱情线则是一种外向的展现,还有关于凶杀案的设定,都是吸引大家眼球,籍此来思考关于降维打击,或者“桶中大脑”等哲学理论的思考。相比较而言《异次元骇客》中关于哲学成分的探索要多一些。
这三部电影都是非常静待你的悬疑惊悚片,而且几乎都是限制级,可是我们要更深入去观察,了解电影的本质,想清楚导演要告诉大家什么,否则和看日本马上马下老师们的电影有啥区别?
今天就写这些,下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篇推文本来该早上发的,拖到了中午,太不应该了。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