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杀手被判死刑一脸微笑,向法官鞠躬表示感谢,都是父母害了我

晓评天下 2021-12-27 22:47:13

文/红尘人间客

2012年3月,黑龙江的法院上出现了这样诡异的一幕。

旁听席的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拿着一个女人和一个2岁的孩子的照片在质问着犯罪嫌疑人。

而那个人,只是歪坐在椅子上,做鬼脸,冷笑,情绪异常的冷静,丝毫不在乎。

他的那个反应,就好像现场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对于审判,他也没有一句话想为自己辩白。

他只是微笑而淡然地请求法官立即执行他的死刑。

这个奇怪的犯罪嫌疑人,叫做马金库。

出事的那一年,他仅仅20岁。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却对于生命如此漠然?

一心求死!

一、

网络上有两个特别热门的话题,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热度依然在。

那就是“没有钱,应不应该生孩子?”和“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是两个现实到直击心灵深处的问题。

一直有人在为它们争论不休。

而也一直有人在受着它们的危害。

马金库就是其中之一。

马金库原名叫钱忠明。

他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贫苦家庭里。

父亲钱宝生是个赌鬼。

没有男人的担当,但是有男人的通病。

情绪喜怒无常,还崇尚暴力。

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母亲樊守丽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

没读过太多的书,不认识几个字,遇到这个男人,便跟他结了婚。

婚后,两人自然而然的,有了个孩子。

不过这个孩子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生机。

父亲依然嗜赌如命。

没有半点改变。

母亲忍无可忍。

跟父亲离了婚,便离开了那里。

出生不久的他,跟着一个赌鬼父亲一起生活,能过成什么样?

实在很难想象。

在老旧的思想里。

人到了年纪,就该结婚。

该传宗接代。

也不管对方到底人品如何?

性情如何?

家境如何?

只要是个男人就行。

反正左右不过是搭伙过日子而已。

所以即使像钱宝生这种人。

他依然不缺媳妇。

和樊守丽离婚后不久,他就又带回来了一个女人。

他有了新的母亲。

可不是亲生的,终究没什么感情。

又加上钱宝生那种性情。

搭伙过日子而来的继母待他并不好,甚至是将对于那个男人的不满和怨恨。

尽数发泄在了这个还未通人事的孩子身上。

对他非打既骂。

父亲是亲生的,可是爱赌博比爱他得多。

从来没有管过他。

小小年纪的他。

饱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4岁时,也就是1995年。

父亲因为在牌桌上的赌局,为了十几块钱,杀害了一个牌友。

成为了杀人犯。

法律的严明将这个恶贯满盈的男人执行了死刑。

他彻底失去了这个给了他生命,但是却从未给过他一丝亲情温暖的父亲。

没有了父亲以后。

继母对他更是坏了。

下手再没有轻重。

将他打到失聪。

本来就对他不好,自然也不会产生愧疚,为他花钱医治。

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便成了终身的毛病。

继母的打骂教育到了六岁。

这个年纪该上学了。

为了一个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花这个钱?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继母不想再养他了。

将他还给了他的生母。

在和亲生母亲樊守丽生活的最开始阶段,大概是他生命里唯一有过的光。

母亲因为对他的愧疚。

待他很好。

因为他常年被打骂,不仅耳朵出了问题。

眼睛也有毛病,总是斜视。

樊守丽为他配了眼镜,还打算存钱,给他做耳膜修复手术。

不过这也只是打算而已。

毕竟两万块钱,在90年代,那也是个了不得的大数目。

对于他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

是根本拿不出来的。

就算是有,继父也不会舍得将这样一笔大钱,花在一个身上不流着自己血液的孩子身上。

所以马金库这个手术,一直到他出事那一刻,都没有动上。

二、

马金库一共有三个父亲。

生父是个赌鬼,牌桌上杀人,于是没了。

继父不赌。

可是也算不得什么好人。

对于自己妻子这个孩子。

他不喜欢,也待他不好。

硬要说来,就是凑合着养而已。

当涉及到他的利益之时,就会出现了不可缓和的矛盾。

这个矛盾在他上中学时。

他虽然身体有疾,可是脑子却很聪明。

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凭着他当时的成绩。

是可以考上他们那里的重点中学的。

然而重点中学的学费,也是比其它学校的要贵。

6000块的学费。

成为了他们那个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的导火索。

继父不愿意出这个钱。

想让他去读免费的中学。

母亲待他好,他考上了,就支持他去读。

于是继父不给钱,她就去借。

东拼西凑的,总算是将学费的问题解决了,让他如愿的进了重点中学。

然而家里的矛盾,也由此展开。

继父因为这个钱。

经常和母亲争吵打骂。

他在学校里,电话回去时,时常听到的,都是母亲的抽泣声。

开始继父还会避讳着他谈这个事。

久而久之。

便当着他的面来指责。

好像这个家庭的一切困苦,都是由他带来的一般。

他想解决这个问题。

主动去跟继父示好,可是得到的,只是冷漠的两个字:“滚开!”

或许我就不该出现在这个家里?

我是个多余的人。

这个想法,在他的妹妹出生之后,更是频繁了。

2009年。

在日积月累的家庭矛盾下,母亲对于这个继父,终于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于是跟他离了婚。

或许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她不敢再把孩子留给男方。

在离婚后,带着马金库和妹妹,来到了北京。

北漂的生活并不好过。

尤其是对于他们这样,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关系实力支撑的普通人。

那更是困难。

在北京的日子。

马金库问母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说活着多累啊,是为什么呢?”

一个人如果无知。

什么都不懂,那也可能是一种幸福。

最为痛苦的就是像马金库这种。

懂事,然而现实却拉住他的脚步。

让他无法前进。

也无力去改变这一切。

因为这样的茫然彷徨,无力感充斥着他的内心。

他觉得生活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甚至好几次都想过轻生的念头。

很明显。

长期的困苦压力让他心理出现了问题。

母亲樊守丽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

她感觉出来了。

然而,生活的压力让她没有办法像其她母亲那样,可以毅然决然的放下一切去陪伴孩子。

治愈他受伤的心灵。

马金库是个懂事的孩子。

他从来不曾因此埋怨过母亲。

三、

从2009年到2011年。

北漂两年,只能靠着母亲来养的马金库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而在这个时候。

母亲也有了新的男人。

也就是他的第二个继父。

这个家庭依然很穷苦,一家五口,挤在一个只有十来平米的屋子。

大家各自为生活在忙碌着。

忙起来,还活着。

那似乎就是一种希望。

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成为他浑噩茫然的人生里的唯一目标。

可是生活似乎不愿意看见这个苦难的人过得好一点。

因为眼睛有斜视,还耳聋。

找到的工作本来就不是很好的那种。

然而就是这样。

在工作当中,那些人还会带着异样的眼光看他,甚至是故意欺负他。

将脏活累活都给他干。

老板甚至是将他当成住家保姆一般。

家里什么大小事情都要使唤他。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

就是心理再强大的人,也难免会裂开一道口子来。

何况是马金库这种自小就在苦难中过来的人。

久而久之,更是会叫他那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理疲惫不堪。

于是,在2011年5月。

一天早晨。

五点钟左右。

天才刚刚亮。

他又被老板从睡梦中叫醒。

拖着疲惫的身体,赶着过去给人卸货。

这一卸就是两个小时。

做好已经是八点左右了。

为了给自己争取一点点的休息时间。

他无奈之下。

做了一个可怕的行为,在工友的吃食中。

放了安眠药。

他不是真心想伤害这些工友。

只是想着,如果他们都不起来干活,那么自己也能够再休息一会儿。

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

那些安眠药,竟然叫工友集体的去了医院。

当天,他的工作量,依然没有减少。

还是从白天,做到了晚上。

到晚上。

连续工作十来个小时。

想着终于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吧?

他正准备躺下睡觉。

然而这时候。

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是老板的儿媳妇打的。

她让他过去家里帮忙换电灯。

马金库心里不想去。

可是他最终还是去了。

换电灯时。

老板的儿媳妇在洗衣服。

2岁的孩子在哭闹不停。

他换完准备要走。

而老板的儿媳妇又提了一个无礼的要求。

让他去帮她哄孩子。

这一次的马金库没有答应,而是拒绝了。

可是却遭到老板儿媳妇的恶言侮辱。

直骂他就是一个打工的,她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长期生活在压抑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下本来就叫他的心理出了问题。

一颗心变得脆弱不堪。

而这一句话,正好成了导火索。

面对这种学不会尊重别人的人。

马金库想给她一个教训,于是拿起斧子向人砸去。

但老板的儿媳妇非但没有被他这一举动给喝住。

还故意高喊着,说他杀人了!

本来没有杀人这个想法。

因为老板儿媳妇这一句话。

加之情绪正在濒临着爆发点上。

他便这么把心一横。

真的如人所说的。

杀了人。

在他杀害老板儿媳妇的过程里。

那两岁的孩童见到了一眼,并且哭闹得更大声了。

于是杀红了眼的马金库。

举起他的恶魔之手。

将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也杀害了。

杀人后的马金库清醒明白的知道自己犯了罪。

他没有想要逃避责任。

他从老板的家里拿了3000块钱。

然后开走老板那辆车。

他想回老家黑龙江。

想去看一眼他的朋友。

之后就自杀恕罪。

不过警方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第二天,便将还在流亡旅途中的他给缉拿归案了。

于是就出现了黑龙江法庭上那诡异的一幕。

才不过二十岁的他。

对于生命一点眷恋也没有。

对于死者家属声嘶力竭的控诉也一点悔悟都没有。

他只是平静微笑的请求法官,立即判处他死刑。

四、

纵观马金库短短二十年的人生。

他没有遇见过一个好人。

父亲嗜赌,母亲丢下了他。

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

饱受着后妈的各种欺凌。

在回到亲生母亲身边后。

就是母亲对他再有愧疚,也终究是又另外有了家庭。

这个家庭里。

继父容不下他。

言语上的暴力,让他对这个家庭没有一点归属感。

尤其是慢慢长大。

到十几岁开始懂事的时候。

更是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是因为他,才导致母亲跟继父的关系不好。

经常吵架。

为此。

本来还是妈妈的好孩子,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妈妈说的人。

慢慢的,也对母亲封闭住了自己的内心。

跟着母亲到北京。

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

似懂非懂的叛逆期里。

他开始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活着这么累,究竟是为什么?

找到工作,能给母亲减轻一点负担。

他才燃起一点对生活的希望。

这时候。

他还碰上了一个人——他的初中同学。

两人短暂的谈起了恋爱。

同学告诉他,自己想开个店,可是没有钱。

尽管他也没有,可他想都没有想,全力支持着她的想法。

兜里揣着200块钱,又去找母亲借,找自己工作地方的老板借。

将借来的钱都交给女朋友,让她开店。

然而。

拿到钱后不久。

女朋友跟他分手了。

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反为这段感情。

欠下了许多债。

人家都说,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总之二者至少该有一个是好的吧?

他呢。

什么都没有。

女朋友没了。

在工作上也不顺心。

工友欺负他。

老板拿他当狗一样的使唤。

完全没有一个人,将他当做人来看。

尊重他的人格。

在这样的人生剧本里。

纵是青春少年。

谁能够看到希望的方向在哪里?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像马金库这样的人生。

压抑得太久。

注定了他会走上人生的另一个极端。

杀人,是一个很过激,触犯法律的行为。

可是细究内里。

这能够完全怪他吗?

他没有被人爱过。

但是如果不是在那个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害一个人。

说他极端。

女朋友拿了钱,却是跟他说了分手。

好聚好散。

他也没去害她。

你说他不极端。

连一个两岁的孩子,都能够下得去手。

也实属过分了些。

如果那时候。

那个受害人,如果能够给予他尊重。

哪怕是一丁点。

事情的结果,都未必会是如此?

人生的很多选择里。

都是有岔路的。

有的人选岔了,也连累了旁人。

于是害人害己。

马金库的悲剧。

并非是他一人之过。

而是整个二十年来遇到的人和事,给他积累下的。

将它尽数归属与原生家庭。

也不尽然。

不过原生家庭却可以选择一点。

他未来二十年,不用受这样的苦。

这就又回到了那个现实的话题。

“没有钱,应不应该生孩子?”和“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大?”

这个话题里。

总会有人会反驳。

难道穷人就没有生孩子的权利了吗?

有!

谁都有生孩子的权利。

只是在生之前。

请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做好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孩子出生前没有选择的权利。

有选择的只是父母。

如果你给不了人太多的钱。

至少给人足够的爱吧?

毕竟这个社会的现实已经足够让人很压抑痛苦了。

如果连这么一点都没有。

只为了传宗接代而生孩子,那将毫无意义。

不过是让他继续延续着自己的人生悲剧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3 阅读:4143
评论列表
  • 2022-01-02 19:39

    老板娘死有余辜,活该

  • 2022-01-01 13:03

    社会就这样,人生看淡生与死只是一念之间。

  • 2022-01-04 15:09

    最该死是老板一家和第2个继父,作为继父应该有担当,不是就不该选择成家

  • 2021-12-28 10:08

    这个思维方式是怎么考上重点的?[横脸笑]

  • 2022-01-04 17:52

    安眠药那来的。

  • 2022-01-06 23:46

    杰青[点赞][点赞]

  • 2022-01-07 08:52

    这恐怕就是欺负人,终于欺负到一个硬的,后果很严重。老板这家人教训不知道够不够?

  • 2022-01-10 16:38

    有时候生活就是忍辱负重。慢慢变好

  • 一句为了你好,害了多少年轻人

  • 2022-01-04 18:13

    到刑场路漫漫,路上屎尿横飞!!

  • 2022-01-09 00:27

    这就是人的心理不正常,为什么好赌好过亲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接受不是自己亲生的,无知的人毁灭了一棵未来星。

  • 2022-01-09 11:07

    养不好,还是别生了,一生出来孩子就要受罪

  • 2022-01-09 11:09

    不能保护你,但是能制裁你